初中数学“一三四”课改模式初探攸县大同桥镇中学陈一灿15273390172【内容提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课程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一三四”课改模式倡导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真正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关键词】课改模式学生中心创新高效新课程改革正在基础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开展,究竟如何改?我们正行走在“课改”的入口。课程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现结合我校课改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我校“一三四”课改模式的一些尝试与探讨,意欲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所谓“一三四”课改模式就是:“一”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三”三种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四个课堂基本环节: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检测。这一教学模式是我校从2010年开始探索形成一种基本课改教学模式,其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呈现的课改模式则是教学的四个环节。一、重视自主学习,养成先学后教习惯自主学习,即课前学生自主预习阶段。自主学习是学生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我在自主学习阶段时,基本上是按照“自学、讨论、辅导、检测”四段式教学模式来进行。(1)自学:学案设计分自学指导和自学检测,学生可以按学案要求阅读教材。在预习自学中会产生疑难,在百思不解时就会产生讨论交流的欲望。于是进入第二个环节。(2)讨论: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进入第三个环节。(3)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自学讨论时教师在课间巡视中,深入学生,对个别学生或小组给予随机的指点帮助。另一方面是就学生的共性问题和知识的应用拓展,作指导性点拨引申。(4)检测:一节课学生自学、自练的效果如何,教师要精编练习题加以检测,一方面可以摸清学生学习的实底,另一方面可以暴露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节课进行针对性解决。在自主学习阶段中,我在设计预习题时要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自主学习贯彻的是先学后教的思想。先学后教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书,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最重要的作业是预习作业,尤其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