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方言的可行性单位名称:茶陵县浣溪镇中心小学姓名:吴丽程职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内容摘要】自1956年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后,课堂教学中很少再听到方言。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具有各个地区方言不可替代的效用。但是,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地区居民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因其意义的独特性,也具有普通话不可替代的效用。本文论述了普通话和方言的重要性,并浅谈了农村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方言的可行性。【关键字】普通话方言语文教学可行性【正文】一、让普通话,与时俱进。俗话说: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自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名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以来,普通话便成为了一种规范性的语言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普通话的应用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也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名族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通话,一直都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各方面都在为推广普通话不断地努力。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让普通话能够像中国的文化一样与时俱进。二、让方言,渊远流长。1世界各名族的语言,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方言就是在分化和统一的复杂历程中形成的。方言虽然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但它确有着完整的系统,正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不同才造就了中华璀璨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的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都不同,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专家莱拉博格迪特斯基说:“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认知世界的工具箱,含括了一种文明历经数千年发展得到的知识与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里有如何感知、归类和实践的方法。这是从我们祖先开始,一代代发展改良而成的无价指南。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拥有自已的宇宙,这个宇宙是独一无二的,多一种语言和方言就意味着更宽的视野、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开阔的心胸和灵魂”。方言,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语言,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方言,继续灿烂下去,渊远流长。三、让方言走进农村低年级语文课堂。方言与普通话在形成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其实普通话本也可以算是方言形成的语言,因而普通话在方言的推动下,变得更加重要,特点更加鲜明。但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影响,方言的广泛存在,学生素质水平不均衡等原因,适当运用方言教学也有必要。尤其是在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他们由于年纪小,对事物认识不深,如果光用普通话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字音、理解词语、正确造句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穿插方言,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三(一)利用方言能更好的掌握字音、理解词语,减少语言表达的障碍。方言因其使用的对象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因此方言一般比较浅显易懂,或者说人们一般都使用它的比较浅显的词语和词汇部分。比起普通话,他的词汇要少很多,而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茶陵属于湘东一带,历史的发展也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方言讲解字词,对于农村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例如:普通话中的“蛋”,方言是“zi”、普通话中的“玉米”,方言是“baoxiu”、普通话中的“茄子”,方言是“qiuzi”、普通话中的2“蚯蚓”,方言是“xiangong”、普通话中的“凉席”,方言是“xiazi”……发音上的截然不同,经常会造成低年级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所以用方言来纠正的话会事半功倍。低年级的学生还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差异,但从对老师的模仿中能改变方言对普通话的认识。三(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