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标要求: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第2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知识梳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况1.含义:(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2.发展历程:确立:发展完善:顶峰:————秦朝——汉—元————明清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秦朝的大一统:(一)秦朝的大一统:11背景:背景:①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②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③诸侯国进行变革④嬴政的雄才伟略22、时间、时间:BC221年(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1、皇帝制度:思考:(1)皇帝的由来(2)皇帝的权力(3)皇帝制度的特点“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终身与世袭。权利的高度集中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全国政务(百官之首)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军务(虚有其位)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皇帝军国大权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九卿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事物(名称、职责、特点)权利的高度集中(2)机构:(4)影响: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中央政权管理地方的新模式。33、地方制度:郡县制、地方制度:郡县制权利的高度集中(3)特点:(1)原因: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建立基础传承制度官吏权力与中央的关系官员职责范围历史作用相同点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在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都为巩固统治;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都起过作用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1、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2、法律制度:秦始皇颁布秦律3、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4、文化:统一文字,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5、工程: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权利的高度集中44、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争,秦朝短命而亡。11、积极:、积极:22、消极:、消极: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D2、(2010·安徽文综·T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宗法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4、(2011·海南单科·T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C5、(2010年辽宁)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