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双导法教学炎陵一中:罗春园课题的提出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喊着素质教育的中口号,但仍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教法上偏重知识的灌输,而疏于启发;课堂内教师从讲授到板书,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了哪个知识点,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又围绕各知识点让学生一遍遍地练,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对于学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疏于引导,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因此学生厌学日渐严重。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提高每一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怎样将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我校生物组实施了以导学导练为宗旨的“双导法”教学研究,较好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双导法教学的含义双导法教学,包涵两个意思:一为导读,二为导练。导读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旨在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导练,即指导学生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双导法教学突出一个“导”字,重在启发学生自主的去学去练,它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学习体念,重视学生实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面向全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双导法法教学实施的过程双导法教学避免面面俱到,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上功夫,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相信学生的能力,千方百计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课题研究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备课重点的转移。实施双导法教学,考虑教法时关键是思考怎样去“导”,怎样启发学生思维。因此不但要在教法上下功夫,更要在在学法上做文章,必须把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上来,认真解决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性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能愉快的学,科学高效的学。这样备课的难点就是导什么怎样导,不管是课堂结构设计,还是教具的的准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体现“导”的特点,不再是怎样给学生讲懂而是思考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弄懂。2、课堂结构的改变双导法教学要尽量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学生自己能阅读的一定让学生阅读,学生自己能思考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一个画龙点晴及解惑的作用,因此我们总结出“习读、互学、精讲,评价”这样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学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注意启发引导,不要把知识咀嚼了去喂,要让学生有一个咀嚼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扬学生的互学精神,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把以教师教为主的方式改变为以教学生“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时间的重新分配双导法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用不同的导读导练方式,可先读后导,也可先导后读,或边读边导。在教学过程中避免面面俱到,满堂灌,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读和练,因此教师的“导”用时间拟控制在20分钟左右。在此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留时间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重点是否把握,难点是否突破。4、板书设计的创新在板书设计上,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面面俱到的模式,尽量应用启发性提示,如关键词链条,概念图、速写画、表格等,都要体现“导”的味道;在导练中也要有板书提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样可避免学生缺乏思维的抄笔记肯笔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5、作业形式的变革双导法教学,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要改变题海战术,在作业的安排上应尽量少而精,选择有启发性,能培养技能,训练学生思维的习题,特别是要布置一些动手实践型的作业,如课前的观察、简单模型的制作、课外小实验、小课题研究等,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机会,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