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玮博文推荐——白痴天才有一个人,早产三个月出生,只有不到700克重。不幸的是,出生过程中吸氧过度,脑部又受到损伤,于是不可避免地成为脑残。以至于二十多年之后,有人当众测试他,让他同时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他无论如何做不到。后来问他多大年龄,更是胡乱作答。这两个测试一做,弱智无疑。鉴定完毕。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他生下来什么都看不到——双目失明。一个脑残,又生来双目失明,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吗?如果让我选择各种感觉器官的残疾,失明一定是我最后的答案。因为,如果看不见世界,我得靠回忆,如果天生失明,我只能完全凭想象了。可是如果想象能力也没有的话,那么……这一生,能够无知无觉,无病无灾,没有痛楚地过完,像个动物一样,便是家人唯一的期待。然而,他却用事实告诉世界——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便天生脑残加失明,他也是有创造力的人类。在他三岁那年,他在自家的玩具琴上弹奏了一段音乐,他的姐姐分辨出来,竟是早晨教堂里播放的一首曲子。后来去盲人学校,遇到一位音乐老师,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主动打电话给他的父亲要求辅导。经过多年的细心雕琢,他终于大放异彩。他出身显贵,是英国女王卡米拉的外甥。名叫DerekParavicini。在Natalia帮我搜到的网络视频中,我看到了他成年之后举行的有乐团伴奏的钢琴演奏音乐会。规定曲目表演完之后,Derek拿出了他的绝活:请出现场三位观众,一位选歌,一位定音调,一位选风格。然后,他不假思索地按照观众的要求进行演奏,震撼全场。这不是普通健全人能够做出来的事。这是天才。普通人是怎么学琴的?上海的孩子学钢琴的很多,大多是被家长所逼迫。数年苦练之后,有一些能够考到十级。少数有天赋有兴趣的人可能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达到Derek这样的高度?那已经超越了地球人的能力。Natalia跟我就白痴天才展开讨论。她在黑板上竖着划了一条线,左边写上她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右边写她不能做的事。Natalia对自己的分析是:她认为自己空间感觉很好,从学会滑雪的例子可知平衡能力强,且爱好摄影,我看过她的摄影作品,选景,角度,画面的结构都很有水平。可是同时,她不会做两位数以上加法的心算,对与左和右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有障碍。例如,让她向左转,她要想一想,才能作出判断。那一刻,我突然想到,Natalia要在中国读大学,一定是要参加军训的,那就一定完蛋了。同手同脚的我见过一些,向左转向右转始终搞不清楚的,必是绝无仅有。分享了她的秘密,Natalia让我也和她分享我能力上的强项和弱点。我沉思起来。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有天才和白痴的一面。任何一个人,都是天才和白痴的结合体。还有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介于普通人与白痴天才之间。在某个领域,他们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万人景仰;在生活常识的领域,他们可以近乎于白痴。而那些真正的白痴天才,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人可以傻到什么地步,但同时,又可以有怎样无与伦比的天赋。这种天赋,突破了我们寻常意义上对大脑的理解,拓展了我们对人类潜能的认知。难怪很多人始终不相信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是那么高贵,是那么不可思议。生物学家对白痴天才的解释至今是徒劳的,对他们的大脑认知无法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我宁愿相信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原本也是每一个正常人所可能应当达到的高度。因为他们的大脑跟我们一样,都是基本的细胞组织结构,为什么只有他们能够用一种突破地球思维的方式来学习、感知、创造?一定是这个世界干扰太多。我们的诸多能力,都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无数纷纷扰扰的干扰中,丧失了。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享受现代科技的各种成果,我们乐在其中。但是从人种的角度,我们无疑在退化。在白痴天才身上,我看到了我们祖先的印记。我要向他们脱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