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隐含型离子共存题分类例析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陈光辉离子共存题是高考化学热点之一,在历年高考题中重现率很高这类问题覆盖面很广,涉及反应类型多,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错误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增加了隐含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学生更是感到头痛和棘手。现将常见的条件隐含型离子共存题归纳如下,供参考。一、隐含溶液的性质1、隐含溶液是否有颜色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中学阶段常见的有色离子有:Fe3+(黄色或棕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注:“透明”、“澄清”是指溶液不形成浑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例1、对四种无色透明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A、K+、Na+、Cl--、NO3--B、Cu2+、NO3--、OH--、Cl—C、CO32--、OH--、Cl--、K+D、Na+、K+、HCO3--、OH—分析:显然题干中隐含了两个限制条件:无色和大量共存。本题要求选明显错误的,即选上面两个条件中有一个或两个都不能满足的选项。A、C两项中四种离子均为无色,且能大量共存;B中Cu2+(蓝色)、且Cu2+与OH--不能大量共存;D中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答案为B、D项。2、隐含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通常有以下几种隐含条件:①常温时,某溶液的PH﹤7;②某溶液能使石蕊变红;③常温时某溶液中C(H+)﹥1×10—7mol/L或C(OH--)﹤1×10—7mol/L;④某溶液C(H+)与C(OH--)的比值大于1;⑤某溶液加入Fe粉或NaHCO3放出气体。例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Mg2+、SO42--、Cl--B、Ba2+、K+、OH--、NO3--C、Al3+、Cu2+、SO42--、Cl--D、Na+、Ca2+、Cl--、AlO2—分析:题干中给出了两个隐含条件:溶液呈较强的酸性和无色。B项中OH--不可能大量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C项中Cu2+是蓝色而不符合题意要求;D项中因Al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AlO2--+H++H2O==Al(OH)3↓或AlO2--+4H+==Al3++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审视各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3、隐含溶液呈碱性溶液呈碱性通常有以下几种隐含条件:①常温时,某溶液的PH﹥7;②某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或使石蕊变蓝;③常温时某溶液中C(H+)﹤1×10—7mol/L或C(OH--)﹥1×10—7mol/L;④某溶液C(H+)与C(OH--)的比值小于1;⑤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⑥某溶液通入足量NH3。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C、H+、Mg2+、SO42--、NO3--D、Ag+、K+、NO3--、Na+分析:本题隐含了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呈强碱性。A中的HCO3--,C中的H+、Mg2+,D中的Ag+均不能在强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正确答案为B项。4、隐含溶液既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通常有下列几种隐含条件:①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10—7mol/L;②某溶液加入Al粉后有H2放出;③某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注:若溶液呈酸性,加入Al粉后有H2放出,该溶液中不可能有NO3--,因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不能放出H2。例4、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分析: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10—14mol/L,该溶液可能为强酸性,也可能为强碱性。题干中有“一定能大量共存”,即隐含必须同时满足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①中的S2--不能在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中Fe2+在强碱性条件不能大量存在;④中HCO3--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存在;③和⑤中的四种离子都既能在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又能在强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故答案为B项。二、隐含特定的反应离子共存题中隐含的特定反应通常有:①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②能大量共存,但加酸能产生气体,加碱能产生沉淀;③能大量共存,但加入某试剂后能形成澄清溶液。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