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老师在评课教研中成长一、“集体评课”提出的背景特级老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评课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透彻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通过评课,及时与教者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对其他教师的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启迪和带动作用。总之,评课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有利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着不少弊端,没有发挥评课的应有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听后不评。这是评课大忌,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2、不痛不痒。有些教师评课较随意,别人听后觉得毫无价值。3、抓不住关键。虽然评起来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4、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清主次。5、老好人。害怕伤害执教者,就说一些好话,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6、语无伦次。让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7、孔中观人。听了一节课就将执教者的上课水平“打入地狱”,这与评课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8、追赶时髦。现在流行什么新的教育理论就赶紧用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有结合与会者和执教者多少收益。其实,评课作为一门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和实用技术,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且具有一定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技巧等。下面是我校校本教研实际做法。二、“集体评课”具体事例描述学校每学期均指派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开一节有关评课的讲座,让每位老师都学习到应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评课。评课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学校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优质公开课,学校分学科成立听课评课小组,每组有8——10个成员,成员由学科教研组长、市级开课获奖老师承担。评课组成员对每节公开课进行量化评分。每星期一上午的第一、二节分学科集中评课。每次评课都由一位教研组长承担主持人,评课时,先由开课老师自己说教学设计思路,再由主持人对上周公开课做总体评价,然后由各年段派代表发言(代表们事先就要作好书面准备,而且要采集年段老师的评课意见),最后再由主持人作总结性评价。每次评课气氛和谐,评课氛围融洽,老师们经常为了一些问题(如就“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漏字现象,应该及时指正还是让学生继续读下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很有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架势,值得肯定。评课教师也能恰当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积极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努力探索改正的思路。以下是对冯杰英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荷叶圆圆》一课的评课稿:《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的散文诗。文本中富有童话人性色彩的语言另我印象深刻。因此,指导学生生动、有趣地读好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听了冯老师上的这堂课,总感觉很轻松,很快乐,也让我受益匪浅。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她的课总的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几点:1、优美小诗,渲染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师一开始以一首优美和谐的农村小曲配乐诗朗诵《江南》,再加上色彩明丽的图片,顿时吸引了学生的视听感觉。由还沉浸于下课的兴奋,一下子融入与这份安静和谐的氛围中。小朋友看着那一副副碧绿的荷叶,仿佛就置身与一片荷塘中。不知不觉也跟着老师朗诵这首小诗。轻悦的小诗配上优美动听的小曲,别有一番滋味,学生也读得不亦乐乎。这就是小荷叶带给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