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育故事征文]高效课堂让学生“活”起来扶风县法门镇宝塔中心小学陈晨自高效课堂实验以来,学生的变化很大,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由原来的不敢说到试着说再到大胆说;同学之间也养成相互质疑追问的学习习惯,整个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下面就具体来谈谈课堂中的变化:一、学生成为课堂的“新主人”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课文《山中杂记》时,在学生通读课文以后,我就让学生体会感悟老舍先生精炼准确优美的语言和写作特色了。我有意识引导说:“课文用举例的手法,无论是成猫的性格古怪还是小猫淘气可爱,都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谁知话音刚落,几个学生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于是我把其中的一个学生叫起来,问他刚才在议论什么,这位同学答道:“我认为联系《养花》一课,更能突出作者爱猫。《养花》那课写老舍先生爱养花,花死了,全家人几天没有笑容,可是这一课中写道小猫在花盆里捉迷藏、抱着花枝打秋千,老舍先生都不舍得责打它们,说明他爱猫甚于爱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正是培养学生敢说的一次绝好机会。于是,我趁机展开引导:“联系其它文章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从文中或其它资料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舍先生非常爱猫。”学生都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之后,不少学生都踊跃发言,列举了一条条老舍爱猫的事例。我听后,觉得不可思议,孩子们真的变了,一直以来的不相信、不放心,彻底从心底拔根而起。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二、生成问题是学生的“拿手菜”实验刚开始时,学生生成问题是最头疼的事情,因为学生不会提问题或者提的问题没有探讨的价值,现在生成的问题很新颖,很独特。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如在教学《爸爸带我去爬树》一课时,我先出示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图意、文意,切入问题:甲:我的问题是: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乙:我也有:爬树令“我”感受到了哪些乐趣?丙:我和大家分享我的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1听了学生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孩子的变化这么大,能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考力,学生参与学习的气氛很浓。三、解决问题成了学生的“闪光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解决问题与展讲环节中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A、倾听,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B、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展讲的问题1:你认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1:我们彩虹组讨论的结果是:认为老班长是一个慈祥、舍己救人、不求回报的人。我的回答完毕,谁还有补充的。学生2:(话音刚落)我(飞翔组)有疑问:你能找出相应的语句吗?能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学生3:我(拼搏组)来评价你的朗读:读的很流畅,也没有掉字添字的现象,但是感情把握的不够强烈,特别是“小梁同志,共产党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鼓舞他们的信心。”应该这样读。(这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C、分工合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如在教《负荆请罪》一课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导演这节课呢?于是,上课刚开始时,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老师想偷偷懒,由你们来上这节课,我当学生,谁能让我听懂这个小故事以及从中能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行。我很期待各位“学者”的表演哦!(听完这句话,学生开始骚动了,每个人的眼神都流露出自信与疑惑。)在我的一声“begin”下,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谋划与讨论,课堂一下子沸腾了。看着孩子们认真积极的表情,我的感触颇多;看着人人争得面红耳赤时,我感到高兴,觉得实验以来的功夫没有白费;看着组内组间相互“走访”的情景,我感到欣慰(刚接班时,孩子之间很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