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在中学生物教育中作用的简介李明聪(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总校第一中学兰州甘肃730060)摘要:在中学的生物课程中生物进化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生物学是一个庞大的交叉学科,所以在当今教育下应注意生物进化的内容与其他生物领域之间的渗透,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分类学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应充分发挥生物进化内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优势,体现生物学和当今社会的联系。关键词:生物进化;中学生物教育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E一、生物进化论在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发展[1][2]50年代初期,我国订制了《中学生物科课程标准草案》,拟定了中学的生物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学和达尔文理论基础。其内容都是照搬苏联,在整个50年代达尔文学说的内容在中学生物课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51年和52的课时为72学时,54年和56年对内容进行了精简,课时为学时。60年代初期,我国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达尔文进化论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一门课,成为生物学七个部分之一,这七个部分分别为遗传和变异,生物体的构造,原生质,生殖和发育,生理,生物科学发展远景和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内容包括:进化的理论,进化的证据,生命的起源,遗传变异知识既保留了米丘林学派的遗传学基本原理,又引入了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染色体基因学说。198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生物学大纲》规定初中生物学习要包括植物进化和动物进化。其教学内容包含动植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原因,以及人的起源。高中教学内容与84年的基本一样。88年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并入初中生物教学中,使得学生能9年义务教育阶段也能学习到进化论的基本原理。92年制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物进化论的证据和历程,人工选择及其意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某种古猿进化发展成现代人类。”大纲首次提出了教学要求:了解基本的进化论知识,了解动植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96年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颁布,当时高考已取消生物,进化论的课程要求: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简介,生物的界级分类,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进化论的课时为5个课时,增加的一个课时用于探究,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猿间的亲缘关系。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增加了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归为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内容,具体分为:生物进化的基本论点,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生命起源。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了生物课程要包含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叙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如何被生物进化论所影响的。2000年以后颁布的大纲对生物学做了极大的调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生物进化论进行理解,宏观侧重种群的进化,微观侧重基因的变化。二、国际上中学课程中生物进化内容的处理特点及启示[3][4]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5-8年级的生物进化论课程要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的观点去学习进化论,规定9-12年级的学习内容包括进化的起因,物种进化的时间,物种之间的关系等。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中心于1998年制定了针对1-8年级的生物课学习要求,进化论的学习主要涵盖化石在证明地质年代中动物与现在动物之间的差异的作用。2000年制定的针对11-12年级的进化学习课程中,规定学生能独立分析进化的原理、进化的过程和化石是如何支持进化论,并且分析怎样将进化论与现在生物学和进化学联系起来.英国:91年订制的科学教育大纲内容中涵盖了在中学生物学系阶段中学生应该理解动植物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是其生存的关键因素,理解在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存的方式,理解自然选择、生物遗传变异和种类繁殖之间的关系及上述内容对进化论的学习有何意义。二、对新形势下中学教育中生物进化内容的理解与思考03年制定的高中生物教学标准和01年制定的初中教学标准,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建议:1.学习的内容应该涵盖知识、价值观、能力三个要素。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进化论,进化论的学习对学生理解生命起源有重要的帮助。生物进化的原理和生物进化的过程都属于生物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