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居环境调查活动总结2009会计(1)班匡妍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2010年7月5日,联合国人居署向武进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并宣布XX市武进区被联合国人居署及世界城市委员会列为中国首个“人居实验城市”。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并充分了解到XX市市民最需要解决的一些人居环境的问题,以更好的反应给有关部门,同时使XX市市民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省运会,做一名合格的XX市民,我校人居环境调查暨环保政策宣讲小分队联合XX市环保局在7月15日至7月20日在XX市红梅公园、博爱社区、新天地市民广场、阳湖名城、众多街道等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活动条件的限制,也为了方便大家对于我们调查报告的阅读,我们将从环境和人居两个方面浅析XX市的人居环境。一、环境XX市的自然环境的客观情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常州濒江多湖,境内沟汊交织,全市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9.5%;地貌以平原为主,其面积达58.1%;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水、土、光、热的匹配极佳,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溧阳南部低山丘陵和洮、滆湖湿地等是省内少有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地区。2.城市文化特色鲜明。城水相依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从三套环河四套城的春秋淹城,到枕河而居的运河人家,直至连江通海的长江码头,优越的水生态环境承载了常州2500年文明历史,也记录了城市形态从点、到线、向面演进的轨迹,常州是长三角地区同时融合江、湖、运河等重要水体景观的极少数城市之一。运河文化和吴文化在常州积淀深厚,留下了青果巷、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古运河、蓖箕第1页共4页巷——西瀛里等历史遗存,近现代人文荟萃。古城新貌形成历史和现代交融的城市文化特质。3.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好转,保持良好状态。常年影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环境污染类型为煤烟、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混合型污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2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8.5%,较上年上升3.3%。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37毫克/立方米、0.033毫克/立方米和0.094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市区全社会煤耗量为795万吨,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年排放总量分别为4.2万吨、2.4万吨和745吨。4.水环境状况及声环境状况。市区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尤其是XX县区水环境改善明显,市区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1.5%,较上年上升12.2%,但水环境形势还不容乐观。市区河流中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溶解氧、挥发酚、总磷、化学需氧量,湖泊中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水环境污染类型仍然属综合型有机污染。声环境状况。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主要有。(1)区域环境噪声。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4分贝,主要噪声源依次为生活、交通、工业、其它噪声和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的影响有所下降。(2)交通干线噪声。市区交通干线平均车流量为1572辆/小时、较上年下降,平均路宽为32.3米,比上年有所加大,在上述路况和交通管理改善的情况下,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6.8分贝,较上年持平,处于良好状态。(3)功能区噪声。市区功能区噪声状况总体良好,1类、2类、3类功能区噪声基本达标,4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夜间超标,较上年无明显变化。5.生态环境状况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1.38,属于良好等级,基本适合人类生存,与2006第2页共4页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个别地区略有好转。但生物多样性较低、植被覆盖质量不高土地利用强度大,建设与环境的矛盾仍较突出。二、人居至于人居方面,则是通过对已经完成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结、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1.住房和社会服务对于住房的调查和了解,我们了解到目前住房有以下几个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