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例文献综述前言: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开始走进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我国共有7.1亿互联网用户,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51.7%。[]庞大的用户基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15年,我国个人网上购物消费总额突破3.88万亿元,约相当于当年全国零售交易总额的10%。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将国内市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消费者与商家集中到统一的平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这样就克服了我国零售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同时利用了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打破了消费者与商家的地域阻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普及,以及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电子商务将在我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将有效地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整合国内外消费市场,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国外研究现状对于电子商务及其盈利模式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早,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70年,Akerlof在其论文TheMarketforLemons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柠檬市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竞争环境的恶化,进而使得市场出现“优汰劣胜”的局面,也就是说,那些资质不完善,依靠虚假信息进行商业营销的公司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因为他们手里握着“青柠檬”,却极力向消费者宣扬这个柠檬是甜的。实际上,在今天的电商平台和网络购物中,依然存在“柠檬市场”的陷阱,买家对产品的知情权等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充分说明了Akerlof提出的理论是具有前瞻性的。ABundy(2010)从技术层面探讨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及其限制因素,他在论文中指出:技术优势是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零售业的重大革新,它通过提供数据包、数据流的形式,打破了零售交易的空间限制,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意味传统商业活动的革命性进展,它必将改变整个零售行业的现状。Bundy对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提出了创新建议,他主要从信息增值服务和精准广告服务两方面论述了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的可能性。RRYager(2012)提出了“精准电商营销”(TargetedE-commerceMarketing)的概念,所谓“精准电商营销”,在其论文TargetedE-commerceMarketingUsingFuzzyIntelligentAgents中指的是运用新的信息分析技术,实现产品营销的精确化和差异化,通过分析和测算,为不同消费需求的人群定制个性化的营销活动,以增强电商营销的准确性,进而实现电商企业的盈利。APabedinskait和VDavidavicien(2014)等人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商企业盈利模式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作者指出,大数据对实现电商企业盈利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他们的研究将大数据网络营销分为四个方面:大数据分析与地域性战略、大数据营销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盈利、大数据分析与社交网络媒体。并分别对这四种盈利方向进行了细致的讨论。2.国内研究现状阳志梅(2008)对阿里巴巴盈利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她对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盈利模式差异进行了比较,并从阿里巴巴的收费模式与免费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网络广告模式的创新应该成为阿里巴巴发展的下一个关键增长点。宋沛军(2009)从阿里巴巴的财务状况分析入手,对阿里巴巴盈利模式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实现快速盈利,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定位精准,注重宣传和公关以及前期实行的“低门槛进入”策略。高瑞霞、王彤(2014)认为,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外部的挑战,随着新的盈利模式的兴起,阿里巴巴的网络营销能力不断受到质疑,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电商模式的信用、质量问题,阿里巴巴必须在盈利和质量安全方面做出新的平衡。宋佳,谭婉宁(2014)对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作者提出了“动态盈利链”和“兼顾利益相关者”的盈利策略,并从长期查战略方面对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培养消费习惯,建立消费者蓄水池等策略。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外国学者对电子商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