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级中学组建学生社团的实践与反思摘要:本文总结提炼出初级中学组建学生社团的两种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并分析阐述了优点和不足,供同行指正。关键词:初中;学生社团;综合素质一、初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与作用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就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规划组织、合作协调、思维表达、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可以说,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2.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校园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活动最直接、最经常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可以说,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具有育人功能和创造功能,具有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3.有助于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将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审核学生社团的一项指标,从而一举双得。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也非常有特色,第一批开发的校本教材就获得了市教研中心颁发的校本课程建设“优秀组织奖”,而这些成果的原始素材都来自于学生社团。二、初中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与反思1.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模式。由教师组建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由教师设计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案开展的一种社团模式,此模式侧重教师在社团中的主导作用,适用于处在学生社团建设初期的学校。最初,在这种模式下,我校社团活动有序开展,质量得到保证。具体步骤如下:成立组织机构—教师提交社团组织方案—审核及评估提案,初步确定社团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根据学生的选报情况调整社团项目和成员—确定社团成员并公示—开展社团活动—举行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对社团成员给予评价等。教师在组织社团工作时,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收获丰富。2.学生为主体,自主创建社团模式。(1)成立“学生社团工作小组”。“学生社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团工作小组”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年级主任和科组长组成,主要工作是:形成组建学生社团的工作方案—动员学生申报社团项目—审核并初定社团项目—组织学生社团社长竞选大会—组织教师担任各社团顾问—组织社团招募会员现场会—公示各社团项目名称等—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督导—举办社团展示活动等。(2)学生自行申报社团。①动员。以“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发出号召,鼓励有才华、特长和兴趣的学生申报由自己担任社长的学生社团,可以带领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在感兴趣的领域研究、交流和分享。我校在发出这个号召后,近200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报学生社团的意愿,并递交了申报书。②培训。学校及时对学生的申报书进行审核,甄选出符合学校实际、内容积极向上的可行性项目,对多人申报同一项目的社团加以组合,让两人或三人分工合作组建社团,并组织社团项目申报者进行指导和培训,从而完善项目报告,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这些“准社长们”进行演讲培训,确保社长竞选大会的现场效果。③初定。通过对社团项目的审核,再经过“准社长”的培训,可以确定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申报的社团作为本年度备选的学生社团,并形成“××中学20××—20××学年度学生社团备选项目一览表”。(3)召开“社长竞选暨会员招募大会”。学校组织“社长竞选暨成员招募大会”,将“××中学20××—20××学年度学生社团备选项目一览表”发给学生,“准社长”们则在大会上展示自己的社团和自己的能力,包括社团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成员要求、社团特色以及自我推荐等,让全体学生通过社长的竞选演讲,了解社团情况,感受社长的个人魅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喜欢的社团。在我校“社长竞选暨成员招募大会”上,“准社长”们浑身解数,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现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完美地展示了自己的社团和自身的魅力,令观众们热血沸腾,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4)组织“社团招募会员现场会”。“学生社团工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