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投入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逆境信念的中介作用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不容忽视的一类弱势儿童群体,随着其近年来数量庞大并日益激增的严峻趋势,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再次引起热议,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也随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然目前有研究证实,在持续的亲情缺失条件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经常会体现出适应不良的现象(Heetal.,2012;Valtolina&Colombo,2012);研究留守环境会导致儿童在心理层面、行为角度还有社交过程中出现大量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杨通华,魏杰等,2016;周宗奎,孙晓军,2005),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留守儿童适应不良的现象。在当前情况下,就中小学层次的留守儿童来讲,学校是家庭之外最关键的进行学习以及成长的环境,良好的学校适应水平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能够为留守儿童继续更高层次的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曹述蓉等,2004)。所以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更是成为留守儿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细观以往对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多从“缺陷”视角出发探讨其成因,鲜有研究从正向变量角度出发探讨其作用机制,且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这项身份标志性特征,许多与留守儿童父母相关的变量在这一研究领域长期被忽略甚至“剔除”于外,如父母教养投入这一衡量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投入,并被证明能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渗透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的根源变量却长期被忽视(Lamb,Pleck,&Levine,1985;Pleck&Masciadrelli,2004)。另外,对于留守儿童个体自身的心理资源的关注多集中于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程度等几个常见变量之中。近年来,逆境信念这一重要的个体心理资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作为一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已有研究表明逆境信念是促进弱势儿童群体积极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然而对于这一课题的后续研究,国内仍暂显贫匮。那么,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弱势群体,长期被忽略的外部根源性因素:“父母教养投入”、与近年来个体资源新兴研究热点、个体内部重要保护因素:“逆境信念”,又是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呢?本研究正是从外部、内部两个正向变量出发,对三者关系的探讨,力图阐明其作用机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助益。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湖南省醴陵市小学及初中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547份。其中,男生303人(占55.4%),女生244人(占44.6%),采用父亲教养投入问卷、中小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中国人逆境信念问卷对其父母教养投入水平、学校适应水平和逆境信念水平进行测查,并用SPSS10.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结果:(1)父亲和母亲教养投入均可以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逆境念水平,父母教养投入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逆境信念水平越高。(2)留守儿童父亲教养投入和母亲教养投入通过逆境信念的中介作用对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产生影响:其中,逆境信念在留守儿童母亲教养投入与其学校适应(社会能力、反社会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逆境信念在留守儿童父亲教养投入与其良好学校适应(社会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在父亲教养投入与不良学校适应(反社会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关键词: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投入,逆境信念,学校适应,社会能力,反社会行为THE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ALINVOLVEMENTANDSCHOOLADAPTATIONOFLEFT-BEHINDCHILDREN:THEMEDIATINGROLEOFADVERSITYBELIEFABSTRACTInrecentyears,left-behindchildrenhaveattractedwidespreadattentionofthedomesticsociety,mainlybecauseintheprocessofcontinuoussocialdevelopment,theoverallnumberofleft-behindchildrenisgrowing,andrelatedissueshavebeenheatedlydiscussed,andthedevelopmentofleft-behindchildrenhasalsobeenstudiedindepthbyallsectorsofsociety.Currentstudieshaveconfirmedthat,undertheconditionofcontinuousfamilyabsence,left-behindchildrenoftenshowmaladjustment(Heetal.,2012;Valtolina&Colombo,2012);left-behindenvironmen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