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摘要: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经济管理科学,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各国的会计实务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形成会计的国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会计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差异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正确对待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既保持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家化,又能够使会计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潮中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是我国会计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关键词:会计;属性;国家化;国际化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跨国公司不断增加。资本市场全球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使得与之息息相关的会计准则与制度等也日趋国际化,会计发展也开始向着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对于我国来说,近年来也开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从会计准则在会计定义、资产、负债和收入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各个重大方面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管理的协调一致性。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会计环境不同,由于我国的国情要求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必须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国家性。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二者之间是对立着的统一关系,我国正处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经济形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要求我国的会计既要有着国际性也要兼顾国家性。二、会计的属性分析会计的属性即会计的本质。人们对会计属性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又被称为技术性,是指会计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和组织的要求,是指根据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程序、可继承性、中介行、多样性和系统性。而会计的社会性,是指会计具有依赖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而存在的特性,会计作为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的外部利益集团、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等一系列信息需求者以及使用者,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尽量满足各方面对信息的使用需要。会计属性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的重大课题。由于会计的属性直接体现着会计的目标和准则,所以对会计属性的认识不同也就导致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对于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涵义和特征所谓会计的国家性与国际性是指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与特定环境下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素养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明显地体现着各国的不同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会计工作都有各个国家的不同特点,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深深扎根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之中,存在的差异化便是会计的国家性。而所谓会计的国际性则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语言”而被国际社会所普遍使用和接受。它要求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寻求处理国际经济业务对双方都能使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包括国际企业会计、国际比较会计、国际社会会计以及国际审计等等。会计国际化随着近年来经济一体化模式的不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管理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会计的国际性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其会计事务的处理中尽量采用国际通用的做法,目的是一方面促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促使各国会计在履行对内对外管理职能时能够尽可能的使用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会计方法,以期会计工作的事半功倍。会计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上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很大程度上的趋同化。当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之下,会计的国际化是会计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如果忽略客观存在的发展动态,一味强调会计的国家性,势必会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一味强调会计的国际性而希望一蹴而就,不顾国情现状也势必会欲速则不达。四、会计国家性和国际性的关系分析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之间看似有着矛盾,实际上二者是对立着的统一。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