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我爱我家“我爱我家”是政治教材八年级下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现在从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八年级上册内容,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把与父母的交往作为开篇,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既受到家长的呵护、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解决学生与家长的矛盾,教会他们善于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感受爱、奉献爱、孝敬父母长辈,这也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一)理解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我爱我家”共讲了三个问题。1.“大人讲我小时候”。主要通过学生的童趣,感受与父母的亲情。让学生借助自己的体验,感受家庭亲情。2.“无悔的奉献”。讲了三层意思。(1)通过自己的探究,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2)概述母爱和父爱,引导学生感受爱、奉献爱。(3)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义务。3.“感受家庭的温暖”。从具体内容上让学生体会父母给予的爱,让学生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感受家的温暖,认识到家是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发展的大本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最后,通过给父母写寄言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发自内心地感激父母。(二)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要求和法律义务。(2)能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教育2.过程与方法(1)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的家庭趣事的过程中,用体验法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2)收集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2)体会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学会理解父母。(三)仔细研读教材,锁定重点与难点(1)重点:无悔的奉献。理解父母的爱,重在体验。(2)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难在感悟。二、说学生情况(一)态度方面:政治学科理论性强,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兴趣;学生习惯于把初一、初二政治当“副科”对待,学习没有目的,主动性不强;新编教材重在感受与体验,识记内容不多,学生认为没啥可学。(二)能力方面:初二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归纳能力较弱,分析能力也不够强;情感认识肤浅,经历体验薄弱。正处在各种能力逐步提高阶段。三、说教方法(一)指导思想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注重双边活动,教学相长;以合作研讨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2.努力推进体验式教学。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情、动心,在感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3.寓教于乐。营造乐学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二)方法措施1.情境创设法2.启发设问法3.讨论法4.体验法5.举例法(三)教具准备制作课件幻灯投影四、说学习方法(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归纳总结;(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地分析解决问题;(三)讨论回答问题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五、说教学程序(一)歌曲导入新课。通过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首先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二)师生互动学新知1.大人讲我小时候通过一个活动设计“大家都来讲小时候的事”,引导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引出三个小要点。这部分内容简单易懂,所以处理得也简洁。2.无悔的奉献这部分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通过一个活动设计“这些事情谁来做”重点让学生切身体会父母为家做贡献;再通过两则材料对比感受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最后用一个例子和相关法律规定来说明: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道德要求和法律义务。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突出重点,反复设疑提问让学生加深理解。3.感受家庭的温暖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两个活动设计和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