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不忘合作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是学校公民教育和德育的一个主渠道,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的传授,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在平等、开放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课标依据】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生活依据】一、现代社会呼唤合作与竞争。21世纪是一个充分合作的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成为世界大家庭的成员,成为“地球村”的居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烈呼吁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21世纪也是充满竞争的世纪,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从科技的竞争到民族素质的竞争,竞争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从小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能够正视竞争、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勇气和能力,在竞争的时代潮流中锻炼身手,应对高科技、高智能、高效率的信息社会的挑战。二、青少年竞争存在误区。竞争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但是不少学生并不善于竞争。一方面,不理解什么是竞争,把竞争理解为“你死我活”、“残酷无情”、“尔虞我诈”等,概念上的模糊常常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去竞争,即在竞争的方式上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为了追逐某种利益,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战胜别人。从竞争的观念到竞争的行为,青少年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指导。三、青少年合作意识淡薄。学会合作是21世纪我国青少年教育的主题之一,与人彼此协作的能力也正是当代青少年的薄弱环节,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不少学生自我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与人交往缺乏合作的意向,或者唯我独尊,总是将他人置于服从的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有合作的意向,不少学生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与人合作。在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精神的培养更胜于竞争意识的锤炼,这是现代人交往互动的日益频繁所决定的。【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中的第二目竞争不忘合作,包括感谢对手和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两部分内容。在总体内容上可划分为“生活中处处有竞争”,“竞争的两面性”,“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遵守竞争的原则寻求双赢”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落实行动”几个版块。【教学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几个环节的设置,贯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教师的点拨、引导两条主线。通过小故事蕴涵的大道理,创设情境导入;观点陈述,欣赏感悟实现明理和情感升华;辩论明理,智慧出招,寻求共赢等环节以明辨是非,引导行为;实践平台,故事新编来拓展创新。通过感知—升华—明理—导行—创新来达成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懂得合作不能没有竞争,竞争也不能没有合作。【能力目标】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在竞争中不忘合作,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尝试在竞争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竞争和合作意识,既要勇敢地参与竞争,又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竞争,努力发展合作,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正确竞争与合作,与同学一起健康成长.【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落实到实际行动。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处事。【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1——小故事,大智慧(多媒体出示——激活休克鱼的事例,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