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叙事红花配绿叶,绿叶衬红花。人们常常只会注意到那朵娇艳的红花,而忘记了绿叶的存在。红花刚含苞时,绿叶就用大手臂呵护着她,慢慢地让她绽放,让她成为焦点,而好心的绿叶则默默地托着她。即使没得到任何称赞,绿叶也从不难过。而绿叶却无意间成为了主角,她是一片红里唯一的绿,自然成了焦点。但她并不需要这份不属于自己的荣耀。我深深感到教育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孕育着祖国的花朵。记得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的。”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甘做绿叶,与学生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奉献爱心。“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以高尚的人格为典范,犹如绿叶陪衬红花,把学生呵护在自己身边。“亲其师而信其道”,以高尚激发高尚,以诚信引发诚信,丝丝缕缕,薪火相传,把大写的“人”字镌刻在学生心坎。身为教师,搞好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当把爱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知,师爱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巴士卡里亚曾提过:“教师首先不是教师,而是人,是有爱心的人。对学生充满爱心,是师德的直接表现。班级里每位学生的性格不同,情况各异。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对学生实施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如同交给孩子猎物还是猎枪,我选择了后者,素质教育不是口号,猎枪也不仅仅是一杆枪,而是要教给孩子使用这杆枪的方法、技能,能够用这杆枪,用自己的能力去猎取猎物,用这杆枪得以谋生。针对儿童心理现在的水平,应该去帮助她们提高或者更快的开发他们的潜能,我适当采取了一种既形象又活泼的方法——搞竞赛,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亲自去尝试和体验通过自己付出的努力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种兴奋和愉悦,应该说这种欣喜是能让他们久久难忘的。班里的王建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自觉性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他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眼睛一眨就要惹事。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爱的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感受到爱,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他喜欢做物理小发明,我评了他发明之星。并把他的发明向上推荐,获得上级好评,使他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纪律有好转了、能先做好作业再玩了,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著名的教育学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我想要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东西----自尊。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任何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和机会,老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循循善诱地去促进学生进步,这是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以为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不要用我们成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应当用童心去唤醒爱心,用爱心去唤醒童心。“教育应当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除了这种换位思考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老师要特别是班主任要学会聆听,真诚的聆听,从聆听中发现问题,从聆听中了解学生的心灵,从聆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今,曾经的委屈,曾经的风雨已不在我的心中,学生给予了我力量,给了我自信心。我愿意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