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篇一】XX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坚持大抓基层“五个一线”工作法,转作风、强服务、谋发展,向基层问需、向百姓问计、向先进谋方,以党建引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边疆安宁,着力打造“北疆基层党建亮丽风景线”。力量在一线沉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围绕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路线,严格落实“四个一”包联机制,建立“三级联动”走访机制,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务院成效考核等各层级督导反馈问题,成立4个基层党建问题摸底工作组、4个集中踏查暗访工作组和5个党建工作服务队,开展4轮踏查暗访行动,联合纪委、公安局、法院等18个部门,对全旗114个XX村“两委”和监委成员再联审,做好2021年XX镇、XX村领导班子换届准备工作。制定了“大调研、大走访、大督查、大落实”专题调研工作方案,全体组工干部下沉到各领域党建工作第一线,完成XX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点对点督、心连心帮、事对事办的方式解决基层“最末梢”存在的难点、困点和阻点。工作在一线开展,建强组织夯基固本。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到一线,进一步夯实基层堡垒。深化拓展富民党建“三链”工程,扩大党在基层一线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开展百家企业对点连线基层XX村“百企联百村”活动,持续开展XX村党支部“活力赛”,成立XX旗提振XX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团”,召开推进XX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对接会,打造党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示范园,开创了XX村“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党建与集体经济同频共振,推进XX村增收农牧民致富。梳理整合调研问题,及时在清仓销号,实行驻村干部“钉钉”考勤打卡制度,实现轨迹管理,为全旗115名驻村工作队成员安排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全面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驻村补贴,不断激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奋斗精神和工作热情。建立旗委领导“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联系点,分领域开展创建,形成“四评四提高”工作机制,凝聚各级党组织共识,不断提升各领域党支部建设质量。干部在一线培塑,建强队伍提升素质。始终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育历练选拔干部的练兵场,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创新实施“十百千万”整体培优工程(即:打造十支领军人才团队、建设百名科级干部队伍、培养千名专技人才队伍、开展万名党员先锋引领行动),创新“云模式”,开办网络培训班5期,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干部素质提升不断线、不松劲。实施“万名党员培优工程”,加强农牧区基层干部培训教育,实施“一XX‘两委’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对93名XX村“两委”成员进行学历提升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建立健全一线考察考核机制,出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方案》,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期间表现优秀干部名册和预警干部名册,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识别干部,从疫情防控一线提拔5名优秀干部,有效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机制在一线落实,优化服务推进发展。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持续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建立责任清单制,持续做好整改整治后续工作,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努力修好永恒课题、终身课题。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派出指导组逐XX镇、XX村下沉指导,架起旗、XX镇(街道)、XX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连心桥”。大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赋予街道相应职责职权,推动街道转移工作重心、聚焦主业主责,认真落实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推动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深入推进融合党建,建立“双报到双报告”互联互动机制和“双亮清单”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成效。疫情防控期间,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15个,组建党员先锋队122个、党员志愿服务队257个,设立党员先锋岗222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展现,全旗8000多名党员下沉防疫一线“到社区报到、向社区请战”,自愿捐款1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