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和推理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复习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值?3、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4、什么是比例?5、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二、新授1、课件出示两个按比例缩小后的三角形:⑴师:你能根据图中的四个数据写出比例吗?⑵学生动手操作。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⑷师生总结、归纳,共同纠正。2、以“3:6=2:4”为例,认识比例的基本特征。⑴认识比例的基本特征。3:6=2:4⑵引导观察: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它们的乘积相等——3×4=6×2。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请你说一说比例的外项与内项。⑴学生独立写出这个比例,认真观察,寻找比例的外项和内项。⑵师: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又有什么关系呢?(3×4=6×2)⑶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它们的乘积相等。4、归类总结: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写成ad=bc(a×d=b×c)。5、推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⑴生齐读。⑵师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基本性质的意义。三、课堂练习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6:1.8和0.5:0.25⑴引导学生观察,填空。(3.6)×(0.25)=(0.9)(1.8)×(0.5)=(0.9)⑵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写出相应的比例。2、下列那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课件出示)⑴6、4、18和12⑵4、5、6和8①学生观察、交流,独立完成。②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那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说说理由。⑴14:21和6:9⑵和⑶9:12和12:15⑷1.4:2和7:10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课件出示)⑴8:2=24:()⑵1.5:3=():3.4⑶⑷48:()=3.6:9?学生独立思考,做题。?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师生共同订正,小结解题思路。四、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同学们经过一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还存在什么疑问?2、生齐读比例的基本性质概念。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2、《学习指导》第21页的第一、第二题。六、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3:6=2:43×4=6×2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