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小学了——大班主题互动墙饰一、墙饰的生成:升入大班以来,孩子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有关上小学的话题。他们向往小学的生活,同时又对学校充满好奇,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既兴奋又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来帮助幼儿提升对学校及学习生活的认识,并生成了主题互动墙饰“我要上小学了”。二、设计思路:墙饰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它不仅仅是装饰,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价值。我们从孩子需要出发,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在哪里,针对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亲身感受学校生活,发现幼儿园与学校的不同之处,寻找自身与小学生的差距,明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上学的准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从心理、物质及行为能力上为入学做好准备,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三、目标: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有成为小学生的愿望。2、能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并知道从哪些方面做好上学的准备。3、善于发现集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乐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四、墙饰的网络构思:共分为五大版块。(一)我想——学校是这样的通过孩子们的谈话及绘画作品,我们了解到孩子对学校及学习生活还存在很多疑惑的地方,有些想法还存在争议,例如有的小朋友认为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女的;有的认为小学生都戴领带;还有的认为书包里能放好多东西。了解到孩子们的这些疑问,我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学校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这样呢?孩子们提议:我们去学校看看吧!于是我们来到了红星路小学.(二)我看到的学校。我们来到了红星路小学,高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原来学校里也有男校长。我们通过听一节课感受课堂的学习气氛,一节课的时间长短、课间休息情况,还参加了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其他活动。孩子们看到学校里有校长、老师、大队辅导员和校医;有教室、阅览室、计算机房和多功能厅。同学们在学校里不仅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而且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像升旗、做操、参加少先队活动等等。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校园,而且还亲身感受到哥哥姐姐爱学习、懂礼貌、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拉着老师拍拍这、照照那,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三)从学校回来,我知道了......从学校回来,我们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通过照片我们再现了参观的细节,例如学校里不仅有不梳辫子的女老师还有男老师和男校长;学校的操场比幼儿园的大多了;可是学校的环境一点也不卡通。通过参观哥哥姐姐的书包、文具,我们将大家收集到的这些东西进行分析、归类,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哪些是不能带到学校的。使孩子们明白了书包里到底应该放些什么。(四)我们应该这样做从学校回来后孩子们一直跃跃欲试,我问他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做个真正的小学生呢?通过谈话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内容:1、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洗漱,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擦桌椅,自己背书包等等,谁会做其它事情自己可以画下来贴到墙饰上,随时为孩子们提供机会。2、遵守秩序:绘制表格:利用离园活动帮助幼儿梳理一日表现哪个环节做的好,我们就为自己画上一个“笑脸”,哪做的不好,我们就要画上一个“哭脸”,并且说一说为什么没有做好,应该怎样做,第二天大家就去尝试着做一做,看看情况怎样。1)专心听讲2)认真洗手3)不挑食4)安静午睡5)上下楼梯不推不挤6)多喝水。前两周在老师引导下由全班共同总结填画,在有了一定经验基础上第三周由个人总结填画。3、遵守时间:一日生活时间安排表(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用时钟和图片来提示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及常规要求。如让孩子们看时钟,知道几点了?我们该干什么了?应该怎样做?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4、葵花朵朵:还有一些本领在我们墙饰中没有体现,根据孩子的提议,我们设计了几朵葵花,每一朵葵花都代表一项本领,谁能够坚持做到,谁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到葵花上,这是一种鼓励,更是给孩子的自信,上面有名字的小朋友会感到很光荣,很自豪。(五)再见啦小伙伴1、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