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班级管理中的“白”与“黑”白花中心小学陈巧浓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穿插、独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的一门无教材学科,无法可依,但有章可循。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遵循教育规律,讲求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有时扮白脸,有时扮黑脸”是我惯用的方法,且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班主任工作中的“白”一般指对学生的褒奖与宽容;“黑”大体是对学生的批评与约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既要会扮“白脸”,又要会唱“黑脸”,在“白”与“黑”的统一中,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讲原则,让班级管理“黑白”分明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谓“讲原则”,就是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对学生的成长要有正确的引领,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敢说真话,敢于面对、改正自己在成长中的错误。首先,在班级管理中要有健全的系列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约束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行。其次,班主任对学生的言行要态度鲜明:对即是对,错即是错,绝不含糊其辞;对的要表扬鼓励,错的要批评指正,做到赏罚分明。这也是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的评价是孩子行为的指南。学生哪怕是有一丁点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适时以“你真行!”“我就知道你能做好!”等激励性的语言给他们较高的评价。对学生的不足,班主任和教师都要有全面的认识,认真作出分析,挖掘错误背后的积极因素,稍微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消除学生在接受批评指正过程中的对抗情绪再严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表明自己的要求,然后督促学生逐渐改正。二、要和蔼,让班级管理“黑白”相间和蔼,是指学生对班主任既尊重又畏惧,既亲近又听从。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经常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一味地充当“白脸”,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话宽以待之。这样,学生感受到的严厉就会偏小,及时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激发。反之,片面地充“黑脸”,总那么的“严”,就会超越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导致撒谎、怯懦等不良品质的形成,致使学生畸形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还会对教师“敬而远之”,造成“猫和老鼠”一般的尴尬局面,形成一道无形的鸿沟。学生在校内外的说法不一、表现各异,就是两种片面做法蹩病的直接反应。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我总是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既有“白”的一面,又有“黑”的因素,以不同的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三、善拿捏,让班级管理“黑白”有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你的“宽”是爱,“严”也是爱。只是这“宽”和“严”的“度”要拿捏准,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更多的学生成才。一方面“宽”爱不过份。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教师对学生的爱无可厚非。但我们反对那种表面化、肤浅化的爱,对学生的要求过于宽松和认为爱就是对学生不加限制的放纵的做法。另一方面“严”爱有限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但爱心太切,变质的爱就会成为学生身上的枷锁,抹杀学生的个性,反而不利他们的发展。班级管理要求教师本身有严慈般的母爱或父爱,在就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同事,还要给学生起码的尊严。在班级管理中,我的具体做法是: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恒心的坚持和做好学生的表率来管理班级。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四、讲方法,让班级管理“黑白”有方班级管理要做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