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松之乡教案VIP免费

红松之乡教案_第1页
1/2
红松之乡教案_第2页
2/2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这样的自然特征对当地植被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利用地图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3.通过对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难点: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为保护森林和环境,国家对林区采取的新举措、新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伊春风光介绍》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记录所看到的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伊春自然风光环节一:初识红松之乡1,教师展示《中国地形图》,说出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地理方位和纬度位置。师生归纳:小兴安岭位于兴安岭山脉东段,我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北部。2.教师展示小兴安岭的材料:“小兴安岭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叶和阔叶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走进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宝库。……”3.教师出示红松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说红松特点。展示樟树图片,说说其与红松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4.教师幻灯片出示图6-3小兴安岭地形图、图6-4伊春的气温和降水图,从自然条件分析小兴安岭能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师生共同归纳——自然原因:观察图6—3认识到小兴安岭的地形为山地,这种地形适合林木生长,观察图6—4来分析小兴安岭的气温与降水,通过分析认识到气温低于0℃的月份比较多,降水集中在夏季,这种气候适合针叶林生长。通过对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分析得到此地适应红松的生长。学生利用ppt提供的资料,分析、归纳,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环节二:探宝红松之乡1.红松的经济价值(1)学生结合书本说说红松有哪些经济价值(2)教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补充介绍: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宝库:……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在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2.提问:小兴安岭的林业如此发达,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师生归纳:小兴安岭的林业发展迅速,有陆路和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环节三:忧伤红松之乡教师提问:小兴安岭的木材固然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如果人们过渡的开发,会有什么后果?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师生共同归纳环节四:解困红松之乡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环境出现恶化的原因,那么,国家及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呢?采取了那些措施呢?学生结合书本P37—38页的内容小组合作讨论要求:以4—6人一小组为学习单位结合课本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记录,一人发言,时间为5分钟。师生归纳总结:(1)经济转型(2)可持续发展(3)加强立法。。。。。。2.成果反馈:教师幻灯片展示材料(1)红松林面积由4万公顷恢复到11.4万公顷,蓄积量由645万立方米恢复到1125万立方米。(2)2014年,伊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特大丰收,松子产量估计在1500万公斤以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树立团队意识。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对红松之乡的学习,你认识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如: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总是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林吃林等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松之乡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