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4第一章绪论………………………………………………………………………………………………5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52.1内部控制的雏形…………………………………………………………………………………52.2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52.3内部控制的成熟期………………………………………………………………………………52.4内部控制的重要性………………………………………………………………………………..52.5本章小结…………………………………………………………………………………………..5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63.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63.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63.3董事会……………………………………………………………………………………………63.4内部审计…………………………………………………………………………………………73.5人事政策和实务…………………………………………………………………………………73.6外部影响…………………………………………………………………………………………73.7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和管理控制方法…………………………………………7第四章重塑内部控制环境………………………………………………………………………………74.1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74.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84.3加强内部门审计作用……………………………………………………………………………84.4加重处罚力度……………………………………………………………………………………8结论…………………………………………………………………………………………………………8致谢…………………………………………………………………………………………………………8参考文献……………………………………………………………………………………………………9摘要会计信息造假案此起彼伏,股市人气涣散,追究造假的根源将为遏制这类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造成这类事件的根源很多,每个事件都有其个性因素,本文仅从其存在的一个共性--内部控制环境方面来探讨此问题。本文借鉴了COSO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期望能通过重朔内部控制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第一章绪论近来,新股频频被爆出造假丑闻,苏州恒久因涉嫌专利造假被搁浅上市,令不少行业研究员和投资者咋舌。此后,新股频频被爆出注册商标造假、批文造假等问题。从江苏三友、四川长虹、信邦制药、苏州恒久,股市可谓风波不断,且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上市公司诚信问题不但面临考验,而且造假问题也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上市公司之所以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乐此不疲,简单说来就是其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但是细细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原因。首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正是市场有对虚假信息的需求才会有上市公司的供给,正如学者王泽辉在对江苏三友做了案例分析后,认为现在我国并未确立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制度;其次是上市公司为虚假会计信息付出的代价很小,以前可以说没有,相比之下,对苏州恒久的处罚是对此类案件最重的;再次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等。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造假案。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