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安吉生态县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创建全国生态县,是xx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了推动这项工作,使xx县早日跨入生态县行列,并成为全国第一个海岛生态县,xx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xx县环保局有关人员,对全国唯一的生态县--XX省xx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一、xx县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是一个山区农业县。2003年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的发展之路。他们的基本做法是: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县、乡、村分级管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编制规划,有序推进。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了《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规划体系,并积极组织实施,有序推进。三是突破难点,夯实基础。从营造氛围入手,从村屯整治环境起步,以垃圾污水整治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层层铺开,夯实工作基础。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唤起百姓的觉醒;从中心村入手,改路、改厕、改水、改房、改线,整治环境,美化村庄。全县村村有垃圾筒、垃圾箱,形成了户聚、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收运网络。四是控制源头,治理污染。县政府连续三年下发了关于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文件,并颁布了禁止大树、景观石出售等15条禁令,做出矿山不能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不能作为扶贫项目的规定。两年来,否定外资项目1亿元,否定内资项目10亿余元。全县对120家造纸厂、印染等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实施强制查封的企业7家,责令停产的企业9家,下令关闭的企业15家。五是制定激励政策,建立保障机制。县政府出台了《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项目补助和工作奖励。对饮水源保护、公益林建设等,政府都安排了专项补助金和奖金。他们还变单一的经济考核为综合考核,特别加重了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的份量。xx县在创建生态县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具有窗口意义的第1页共6页县城和山清水秀的村庄为重点,按照“中国竹乡,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以山为脉,以水为径,逐渐把环绕XX县区的五座绿色山脉和贯通XX县区的五条绿色溪水纳入城内,拓展城市生态建设空间。二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村庄环境的整治,他们尽可能保持山区农村的传统特点,不全拆全建,不搞整齐划一,根据村里的经济状况,群众的接受程度,来确定规模和档次。政府引导不指定,帮助不包办,既有政府的统筹兼顾,又有基层的自主创新。三是培育生态意识,体现文化内涵。以培育民众生态意识为重点,以筹办生态文化节、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为载体,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理念,增强生态意识。他们还深挖与xx县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竹文化、茶文化,把竹子的虚怀若谷,挺拨向上,升华成为安吉的品格和安吉精神,为生态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四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态经济。着眼于大城市的农副产品、休闲度假等方面的需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生态的竹业、椅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得以迅速扩大,生态农业呈现良好的态势,生态旅游呈现勃勃生机。xx县的生态建设,不仅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技术优势得以充分的释放和提升,而且使经济与社会得以长足发展。2006年,传统的生态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15亿元;生态农业年产值近12亿元;旅游年收入达9.3亿元。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安吉,已名扬国内外。二、xx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具备的有利条件与xx县相比,xx县生态建设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自觉爱护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及设施的意识不强,良好的人文生态氛围没有形成。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问题仍然存在,损坏树木、践踏草坪、破坏生态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生态队伍建设人员不足,层次偏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乱挖乱采沙石的问题仍很严重,多数滩涂保护不利。养殖库房的无序建设、养殖物资的混乱堆放、各种废弃物乱丢乱扔、生活污水乱泼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