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基本常识及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一、小说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2、小说的三要素(识记)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常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识记)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烘托(2)情节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作家必须把人物放在某些事件中去展现,这些事件互相交错,就构成三要素中的情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情节的构成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识记)环境(识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很重要,主要有:点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渲染环境;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1)以主人公命题;如《李娃传》《孔乙己》(2)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祝福》(4)以官场全文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药》4、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叙述方式。5、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2)按照内容分为:武侠、言情、历史、谴责、侦探、推理、纪实、科学幻想、惊险……清代四大谴责小说(识记)李宝嘉(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jiǎn)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3)按照表现形式分为:诗体小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章回体小说: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四大名著;书信体小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古代小说发展历程(识记)1、发展演变历程:(1)上古到先秦两汉——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主要是先秦的“寓言”“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擒蚩尤》……(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初具规模。出现“志怪”“志人”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主要作品有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纪昀(清)《阅微草堂笔记》(3)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三国志平话》。(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最为出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凌梦初的“二拍”。“三言”:《喻世明言》——《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6)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四大名著:《西游记》——吴承恩——明代《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红楼梦》——曹雪芹——清代还有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2、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