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困惑爱嘲笑别人大字不识几个的孩子本学期接手了新的学生,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我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一直以来我认为的学习好的学生-小帅,竟然大字不识一个,已经上了好多年的学了,自理能力挺好,也能热心帮助他人,劳动积极主动,但他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嘲笑别人。记得有一次上课,学习汉字,他书写的很快,学完了汉字,我点着字,让学生指认,结果学生有的不认识,他就哈哈大笑别人,口里喊着:还不认识呢,还不认识呢。我请他站起来告诉不认识的同学读什么,结果他站起来红着脸说也不认识。我对他进行了教育:自己都不认识,怎么还嘲笑他人呢,我以为你都认识了呢?以后可不能这样嘲笑同学了。经过了一个月的细心教育,又到了考核每个学生认字的时候了,我让学生把所学的字做成的卡片全部放到桌子上,按照我点的字的顺序排好,要求老师读出哪个字就拿出哪个字并举起来给老师看,我发觉他每次拿出的字都是自己偷偷瞟一眼同桌拿出了什么字,他就快速地拿出那个字来,每次都拿不错,跟同桌的一模一样(他同桌都认识这些字了)我让他自己拿出,同桌不拿出,他就一个也拿不对了。经过我多次个别化指导,也仅仅认识很少的字,进步效果并不明显,我很困惑,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我没指望这学生学得多么好,起码认识简单的字,能看懂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家等简单的知识,但是却依然很难做到。都说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可是这个学生除了学习外,其他方面还真是可以改正很多,成为优秀的学生。哆嗦的孩子小宇是个可爱的孩子,也不是那种没事找事好惹事的人。通过两周的观察,发觉上课时,他好东张西望,鞋子衣服也会穿反了,学习更是心不在焉。每次我把学的卡片放到他桌子上,不等放学就不知道弄哪里去了,有次打电话询问他的母亲,问孩子的优点是什么,妈妈竟然一个优点也说不出来,对这个孩子的教育都放弃了。家长的态度让我非常无语。他算是班里各个方面最差的。我就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教育,及时发现他好的地方,先从最基本的做起:比如让他保护好自己的卡片,保护好自己的铅笔等,由于他从来没保护过任何东西,还是丢三落四,每天接送的奶奶也说他这个毛病没法纠正。当他没保护好我要求保护的东西时,我问他为何没保护好,又弄哪里去了,他就哆嗦,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有时候还爬到桌子上哭,怎么哄也不行,只能自己哭够了。练习球操开始了,只要别的老师到他跟前指导他,他就哆嗦,抱着球也不做,又开始哭。怎么会哆嗦呢,问他奶奶怎么回事,她也不知道,哆嗦这事一直有。没有家长的配合,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喜欢躺在地上的孩子自从搬到新楼上来,磊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躺在地上,有时候玩个玩具也是躺在地上玩,怎么说也不起来。多次与他妈妈交流,他妈妈也奇怪他为何老是躺在地上,猜测是不是在干净的瓷板砖上躺着玩感到很舒服呀,由于他不会说话,肢体表达的意思有的我明白,有的我也实在不明白,即使用别的方法让他起来,下课后我一离开过一会返回教室,发觉他又躺在地上了,还把自己的书包当枕头的用,自由自在的躺着玩,嘴里还咬着一根头发。有时候我看到他躺着也真是生气,每天妈妈给他穿上干净的衣服,不到半天就弄脏了,躺着用衣服抹地板呢,多次说教也无果,我就拿着书,想打他几下让他起来,他倒提前转动着身体,踢着我不让我靠近,有时候就随便他吧,没有危险性就好。面对这样的孩子,该用更好的什么方法进行教育呢?成长中,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光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科学的方法,需要懂孩子,可是面对着这些特殊的孩子,无法交流,竟让我不懂个别的孩子。其实真正的走进这些太特殊的孩子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听别人劝的孩子他是班里的副班长,劳动积极主动,能说会道,但是好自是,因为我安排了他个副的班长,对我也是有些不满,认为别人都应该听他的,正班长多次告诉我说他老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育导上惹事生非,偶尔也到别的班里惹的人家来告状,我劝他听听别人的意见,他却说我不听正班长的话,听老师的可以,有时候还脖颈子一伸,我想当正的。有一次正班长有事,请了一周的假,正好也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