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备好课姓名:刘秋容工作单位:铁石口镇垇丘小学职务:小学老师邮编:341605地址: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镇垇丘村学科:语文联系电话:15216185329关键词:备课、兴趣、新课程、教学质量、语文。摘要: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面来。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面是所有的书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面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好语文课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1、谁来备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好笑,备课当然是教师来备。我说这个答案只说对了一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又说:“…我就研究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家分头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观察和指导。…我自己分析,还是在于我和学生是一家人,他们帮着出主意,我也帮学生出主意,合力大于分力之和。”从魏书生这些平常的话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备课是多么的重要。2如何备好课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这里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论述,其实学生的备课也可以借鉴这些。2.1备什么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我认为教师应从3个层次把握教材。首先是基础层次,即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字词、句段、内容、结构,体裁,作者的感情倾向,写作特点等文本意思。其次是发展层次,即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教材,深挖教材特有的本质,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口技》一文,教师全面掌握了该文的作者(清朝的林嗣环),写作背景,字词句段,内容(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结构(围绕“善”字,描写了3个场面),体裁(既可作为有完整过程的记叙文,也可作为说明口技特点的说明文),作者的感情倾向(赞美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写作特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配合,首尾响应等)后,还可以作进一步深究。我在备这课时,我向自己问了几个问题:1、作者应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为什么不与以前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作比较?(我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本文属笔记小说,笔记大多记现场的人和事;其次本文如此赞美表演者“善”,也就暗含了比较;第三可能是作者的疏忽)。2、作者完整地描述了3个场面,是单纯地为了叙述的完整吗?(经分析认为,3个场面各有特点,例如声音由无到有,由有到无,由少到多等,正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表演者的”善“)3、课文中对这件事没作议论,那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语句或字词?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还可作其它的理解?(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