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一、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二、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在阅读和体会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标着重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对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资源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这一思想,课前我就要求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收集关于黄山的资料。在讲到“翻滚的云海”时,学生就可运用课前收集的有关“黄山四绝”的知识帮助理解。再如我在课后的语文实践中要求学生开展“黄山小百科”的知识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及知识的关注程度,从小学会收集处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教材分析:《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3、学情分析:《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目标: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教学重、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第一课时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同桌合作:1.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一共介绍了几种奇石?具体介绍的是哪几种?2.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3.检测生字情况。班级展示:1.出示本课新词,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2.出示二类字,归类识字方法。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一共介绍了几种奇石?具体介绍的是哪几种?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课堂检测:1.多音字组词。2.一锤定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表示)形状(zhuànɡzuànɡ)闻名(mínmínɡ)天都峰(dūdōu)3.拼写词语我最棒。nánbùjùshítiānɡǒushǎnɡuānɡ()()()()第二课时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自学提示: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3、圈出介绍黄山奇石的句子,自己最喜欢的那块奇石的句子多读几遍。同桌合作:1.齐读课文。2.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图片,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3.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喜欢。(“仙桃石”抓住“落”“飞下”;“猴子观海”抓住“猴子”的动作、神态;“仙人指路”想象神仙给谁指路,体会神奇;“金鸡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