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品尝一些“苦味”的爱.作者:张馨予来源:长春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上传时间:2016-03-21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呵护与滋养,适宜的爱会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给予其成长的力量。目前,在我国421式结构家庭居多的社会背景下,多数家长都将孩子视若珍宝,对孩子百依百顺,呵护备至。在家长为爱辛苦、为爱奔忙、为爱痴狂时,往往在浑然不知中,爱就缺少了理智、丢掉了原则、失去了尺度,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吞噬着孩子的意志品质和生存能力。孩子终究有长大的那一天,哪个孩子都不可能永远泡在蜜罐里,哪个父母也都不可能永远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爱孩子不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怀抱的温暖,更要让他们在离开父母怀抱后,能够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因此,家长的爱不能只有蜜糖一种味道,还要掺杂一些“苦味”,让孩子去慢慢品尝。一、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每个人都难免犯错,孩子当然更不例外。由于孩子具有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点,加之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在用感官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甚至有些是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的。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一般都不是怀有恶意的。他们正是在通过所犯的一个又一个错误,来逐步修正自己的行为,或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经历失败甚至是惩罚,慢慢地成长。因此,允许孩子犯错误就是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很多家长总是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他们只要发现孩子犯错误,马上就会去纠正.丧失了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影响了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使孩子经常被动地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在成长过程中到处碰壁,难以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既不可以对孩子简单粗暴,无原则地实施惩罚,也不可以一味纵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是不被他人接受的,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不要撒谎和逃避问题,还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地改正错误并记住错误的教训。家长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阻止孩子犯错,要给孩子多些犯错误的机会,让他在修正自己错误行为的过程中去反思,去成长。二、让孩子接受适当惩罚舐犊之情是每个家长都具有的天性。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一些家长的心理是:宁可委屈自己也绝不委屈孩子。为此,他们极力为孩子的错误找借口,找理由,甚至代子受过。这样的后果引发了孩子今后不断犯错,而且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心的时候,很少反思自己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行为。应该看到,让孩子负责比替他们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更重要。在此过程中,孩子悟出的是做人的道理,不仅取得了别人的原谅,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从小就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明白犯错必须要自己承担责任的道理。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惩罚具有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等良好品行的作用。与赏识、激励教育相比,适当的惩罚教育更具有培养责任感、矫正错误、打动心灵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及时指明其不适宜的行为和原因,并发出警告,如果孩子不改变错误的行为,就要抓住惩罚时机,明确惩罚的原因,并实施适当的惩罚。此外,惩罚既要把握适当的尺度,也要讲究其艺术性,美国总统里根的父亲让孩子通过干零活挣钱来赔偿损坏玻璃的做法值得家长朋友去学习和借鉴。三、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在万千宠爱中成长的,过度的照顾和保护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于脆弱,遇到挫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萎靡不振,严重时还可能酿成惨祸。挫折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也是人生财富,不经历挫折就无法承受失败,从而形成阳光、自信、乐观的外部状态和内在品质。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挫折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一些生活的磨难,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保持积极、阳光、淡定、平和的心态。为此,家长可以通过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体验挫折,挑战失败。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有限,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挫折教育不应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家长还应教给孩子一些处理挫折的方法:一是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