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主动感悟。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对于蚂蚁,徐老师引导学生读好“背”、“拉”、“满头大汗”等词语,想象当时蚂蚁那种热烈的劳动场面,体会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读出蚂蚁当时那种很累的感觉,读出对蚂蚁的赞美之情;对蝈蝈,引导学生读好“唱歌”、“睡觉”、“自由自在”等词语,体会蝈蝈的懒惰,读出蝈蝈那种很舒服、很自由自在的感觉。同时,引导学生把蚂蚁和蝈蝈的表现在朗读中比较,使学生有所感悟,加深认识。徐老师注重让学生在想象中主动创新。课文中描写蚂蚁搬粮食的动作的词只有“背”、“拉”,写蝈蝈自由自在样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觉”这两个,事实上,图中所画或者它们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因此,教学时,徐老师让学生动脑筋去想一想,蚂蚁还会用什么动作搬粮食?蝈蝈还会干什么?进行填空说话。学生的想象自然贴切,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内在心理,两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课文的主题,使学生深受勤劳才能幸福的教育。徐老师能注重成语的积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事,结合《练习7》交了几条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利用故事情节,学生轻松地懂得了成语的意思,页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徐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课文一语带过,没有具体描述。而徐老师则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想象蝈蝈当时是怎么嘲笑蚂蚁的,后来看到蚂蚁过的那么舒服又是如何说的。通过启发想象,充实了蝈蝈的话语,有利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