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设计赵竹娟设计理念:《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难点:体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课件,与学生一起搜集有关瑞士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还记得《燕子》一课的第2自然段吗?跟老师一起背好吗?(师生齐背)(巩固所学知识,积累优美篇章。)2、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长途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还会遇到多少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专列》这篇课文,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快速扫瞄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较好的语言训练。)3、在教师的帮助下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首尾呼应。4、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人——————→燕子(帮助、喜欢、爱、救助等)三、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1、细读课文,“看看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中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全班总结。A、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l)汇报。⑵指导朗读“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致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借以体会燕子所面临的艰难处境。(3)想象成千上万只燕子瘫痪在雪地里的场面。B、感悟政府决策的伟大师: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决策?划出有关句子。(引导学生明白,一群遇难的燕子与一个国家的其他大事比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举动。)(1)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坐上了专列。(2)“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3)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去寻找燕子。C、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师:居民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表现怎样?(l)多媒体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_____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的春寒,顶着_______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2)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3)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4)读句子,想象天气是那样寒冷,成百上千的居民却在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