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滚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体育第三册小学三年级《后滚翻》本单元共四次课本课是第一次课课次目标第一课次第二课次第三课次第四课次初步学习后滚翻的动作方法。进一步学习体会动作方法。。提高后滚翻动作技巧考核:技巧后滚翻(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教材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为指导思想,尊重教育、体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后滚翻动>作方法:背向滚翻方向蹲撑,两手同时用力推垫,体后倒,低头、团身向后滚动,使臂、腰、背、肩、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迅速屈肘,双手放在肩上,用力推垫,推起成蹲撑,站立。本节课的重难点:1、团身紧,两手及时堆垫子。2、滚动圆滑,方向要正2.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生活与体育课实践,学生能体会到对体育课的兴趣,要在玩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术,并且逐渐能认识同伴之间帮助的重要性,中年级的学生对各方面的兴趣都比较高,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比较强,但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也具有好动、善模仿、兴趣易激发、好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而且中年级学生理性认识一般,但感性认识很好,把教材内容与平常所熟悉的事物联系,加深儿童对动作的目的理解,形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道理。体育教学本应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把体育教学还于生活,从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抗挫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课教学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学习,逐步掌握保持平衡的动作技能。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开动脑筋、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在本课中适当运用了教学引导与指导,让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教学方式:①自主选择练习伙伴结成小组,营造“合作学习”氛围。②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帮助全组同学共同发展。③引导各组进行体验、探究与实践。④共同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教学手段:①围绕教学的重难点,依照教学计划步骤进行教学。②学生展示与教师示范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④进行互动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⑤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加强个别辅导。学法说明:此项教材是小学中年级技巧教材,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4.技术准备与说明本课教学,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条件。利用绸带、斜坡、海绵块、体操垫等器械来提高学生的欲望,培养他们滚动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能试做出后滚翻动作,能模仿做出动作全过程。2、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动作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作风。(四)教学流程示意开始部分:通过课堂常规练习,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的养成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精神。通过队列队形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学习本课内容作好身心准备。准备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徒手操来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基本部分1、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学生:(因为圆形好看、圆形物体滚动的快……)问题(2):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们拿一块砖头和一只篮球来实验,老师用力把砖头和篮球向前滚去,看看哪一个滚动的远……结果很显然是篮球,大家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学生:球形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比较小,所以滚得远师:我们在练习后滚翻时一定要使身体团得像球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把动作做好,练习时大家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2、提出问题: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1.让学生提出方案2.教师提供器材3、出示挂图后滚翻,引导学生进入教材,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