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端午粽教学设计VIP免费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1页
1/8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2页
2/8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3页
3/8
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第一学段年级1年级单元第4单元教材版本部编版课程名称《端午粽》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文主要叙述“我”到外婆家吃粽子的事,描写了粽子的构造,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的热爱之情。课文通过儿童的视角描述了粽子的构造、粽子的口感和味道以及粽子的花样种类,这些内容贴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描述粽子的构造时,一连用了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这种语言描写的好处。在教学中,由于本文的长句子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长句子中每个小句子的语意联系,通过反复朗读,把文中的长句子读得通顺流利。另外由于很多学生都有过包粽子、吃粽子的经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描述相结合,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最后,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可适当拓展有关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拼音是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的可能有所淡忘,这时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复习,让学生牢固掌握。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构造,并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4.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积累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出示实物—粽子,谈话导入1.师出示一个粽子,问学生:这是什么?我们一般什么时候吃它?2.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导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美食粽子很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端午粽》。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2.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1)明确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时一句话,第2和第3自然段分别有三句话。(2)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端午节、总会、粽子,指名学生认读并相机正音,强调:“端”是三拼音节,“总”和“粽”都是后鼻音,并指导学生用“一到……总会……”练习说话。(3)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糯米,中间、粽叶、真是,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中间”的“间”要读一声,不能读成了四声,“真”是前鼻音,“是”是翘舌音。(4)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十分、红豆、鲜肉、带回,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十”是翘舌音,“鲜”的读音是“xiān”,而不是“xuān”。(5)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知道、据说、纪念,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情况强调,“知”是翘舌音,“念”的声母是鼻音而不是边音。4.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读得正确又流利。5.巩固识字。(1)师随机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多名学生认读,并根据认读情况再次指正。(2)独立出示本课中的13个生字,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等。(3)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采用形近字比较法、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在生活中认字等方法加强生字的记忆,提高学生归类识字的能力。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提出读书要求:读完每个自然段后,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意思。2.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吃粽子的时间。3.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粽子的构造及味道。4.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粽子的种类。5.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读书收获:吃粽子的来历。6.全班齐读课文。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午、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端午粽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