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麟初级中学初二学年语文学案故宫博物院3--14—g新授课40张兴莲马秀菊赵喜春11.25【学习目标】一、了解故宫的基本情况,识记“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二、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体会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重要作用。(重点)三、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难点)●预习导学·知识储备·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现称为“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这里曾居住过24位皇帝,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字词梳理·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矗立()鳌头()湛蓝()琉璃()殿檐()藻井()蟠龙()击磬()檀木()攒()奏报()上谕()慈禧()额枋()妃嫔()镏金()修缮()诏()书御道()傀儡()()金銮殿()中轴线()翊坤宫()乾清宫()坤宁宫()金玉玺()2、解释下列词语独占鳌头:鸣钟击磬: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3、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说说本文各部分说明的主要内容。●合作研讨·文本探究·一、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二、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三、浏览5—14段。1、“前朝”包括哪三殿?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2、“内庭”包括哪三宫?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四、仔细研读5—8段,思考:1、作者介绍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2、课文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3、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拓展延伸·1、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兆麟初级中学初二学年语文学案2、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写作借鉴·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随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宫diàn()檀()香chù()立藻()井áo()头迥()然pán()龙击磬()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⑴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⑵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⑶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4、请以空间为序,介绍你所熟悉的一处建筑。(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