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主讲人:杨雅倩学号:2012304010148目录:简介时间地点兵力对比主要指挥官战前形式战争经过结果影响库尔斯克会战(Battleof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东线战场中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主动权。参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空军部队参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和阿登反击战共同被称为突出部战役。这场战役中的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简介+时间: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地点:苏联库尔斯克主要指挥官:德: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左)苏:格奥尔吉·朱可夫战前形式(背景):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后,乘胜进攻。德军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联红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联红军深入,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指挥南方集团军群重创苏联西南方面军,使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苏联红军被迫放弃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此后,战线趋于稳定。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区。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兵力坦克火炮飞机德军780900292899662110苏军19103615128250132792兵力对比:双方的预备队未计算在内战争经过:•就苏联红军本次战役战备而言,库尔斯克战役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准备都好•1943年7月5日早晨,大批德军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进攻,南线:苏联红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在苏联红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在北线,苏联红军的炮击也使德军的进攻比计划推迟了2个半小时,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德按计划开始了进攻。•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空战,苏联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亦决定将一部份部队调往地中海战区以应付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的登陆。•7月12日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未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苏联红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苏联红军连续收复了奥廖尔,哈尔科夫,顿巴斯,基辅等重要城市。到8月27日,战争落下帷幕。为此,莫斯科曾首次鸣放礼花炮祝捷。德军的“堡垒”计划彻底破产。豹式坦克开赴前线德军被炸毁的运输车结果: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以苏联的绝对性胜利落下帷幕。交战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双方伤亡情况:影响: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战役结束后,苏联人收复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个东欧,一路攻入德国,占领了柏林,并赢得了战争。德军再也不能反击或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只能被迫开始了长途撤退。[3]苏联红军也为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次会战后苏联红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素质仍然远在苏联之上,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后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三倍。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