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氧化硫祁东一中唐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教学过程[引入]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提出问题]酸雨的危害是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二氧化硫,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揭开酸雨形成的其中一种主要物质之谜。[实验]1.观察一瓶二氧化硫气体并闻气味,(学生操作)2.将一支装满了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板书]一、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S=40),密度比空气大。二、SO2的化学性质[提问]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应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请大家回忆一下酸性氧化物具有什么通性?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实验6-1]结论: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1高温SO2+H2OH2SO3(H2SO3是二元中强酸,它的酸性强于H2CO3)②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SO2+CaOCaCO3[练习]写出SO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边讲边板书]③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思考:SO2与NaOH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有几种可能?如何判断溶质的组成情况?(答案是:4种,分别为NaOH、Na2SO3;Na2SO3;NaHSO3、Na2SO3;NaHSO3;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和生成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关系例如:一定量的SO2通入10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后,小心将溶液蒸干,得到11.5克固体,则通入的SO2的体积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④与盐的反应SO2+Na2CO3=Na2SO3+CO2小结: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CO2的性质很相似,要注意模仿。[过渡]SO2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性。由SO2中S的化合价分析:0+4+6[边讲边板书]SSO2SO3氧化性(弱)还原性2.弱氧化性:2H2S+SO2=3S↓+2H2O3.还原性2SO2+O22SO35SO2+2H2O+2KMnO4=2MnSO4+2MnSO4+K2SO4(可要学生配平)2SO2+Cl2=H2SO4+2HCl4.漂白性[实验6-2][提问]有什么现象?品红试液褪色的原因是什么?重新变红说明什么问题[边讲边板书]漂白机理: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是这些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结论]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归纳漂白的三种原理:2(1)吸附有机色素而褪色,如活性炭吸附红墨水。[来源:学*科*网](2)与有机色素化合而褪色,如SO2与品红(可逆)。(3)氧化剂氧化有机色素而褪色,如HClO、Na2O2、H2O2、O3等(不可逆)[设疑]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如何区分这两种气体呢?[回答]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过品红溶液或溴水或KMnO4溶液,使之褪色者为SO2,反之为CO2。[过渡]SO2有它的用途,但事物都是两面的,有利也有弊。二氧化硫也不例外。[板书]三、SO2的污染进行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专题报告。(灯片展示)①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