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等值线图的判读考向1等高(深)线地形图判读1.(·上海地理,14~15)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1)上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山脊、山谷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D.山谷、山谷2.[·广东文综,41(1)]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米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考向2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判读3.(·天津文综,8)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题。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4.(·安徽文综,32~33)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1)~(2)题。(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考向3等压线图的判读5.(·全国文综,10)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下题。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6.[·安徽文综,34(2)]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考向4其他等值线判读7.(·福建文综,5~6)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答案:1.(1)C(2)D2.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乙、丁位于-5等深“”线内,局部闭合等深线内部,可应用大大小小规律得出乙、丁水深在0~5m之间,甲、丙水深处于5~10m之间。水深较浅的表明淤积作用明显。答案乙丁甲丙3.C[“”“”本题组解答的关键点是季度与季节的区别,季度的划分方法,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第一季度为1月~3月,第二季度为4月~6月,第三季度为7月~9月,第四季度为10月~12月,四个季度与北半球冬春夏秋四季的时间基本接近。由此我们根据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图示,可以判定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排序为③④②①。]4.(1)D(2)C[第(1)题,依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看出,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应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水汽,遇到山地阻挡抬升形成降水。第(2)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气温受地势的影响明显。Ⅰ区为青海省南部广大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之一,高大山脉较多,海拔高,年均温较低;Ⅱ区为柴达木盆地,海拔相对较低,年均温偏高;Ⅲ区内有阿尔金山、祁连山,海拔较盆地高,年均温较盆地低。]5.B[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B项正确。]6.解析风向判断在明确高低气压前提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近地面)三力综合影响风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