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VIP免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1页
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2页
2/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3页
3/3
第一部分专题四第2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考向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环境问题的产生(·浙江文综,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第1题。1.年我国政府提出,到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四川文综,4)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题。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考向2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江苏地理,17~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①B.②C.③D.④(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北京文综,40(1)(2)]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参考答案【研练真题找准考向】考场传真1.B[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应推广新能源;应降低单位GDP能耗;应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应增加森林的面积。]2.D[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国家轮廓、河流湖泊、年降水量等信息,可以推知该国为蒙古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应对的主要措施应是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3.(1)D(2)A[第(1)题,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④方式符合题意。第(2)题,在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烟尘和灰烬,烟尘会引起大气污染;灰烬是无机物,不能作为有机质还田,造成资源浪费。]4.解析第(1)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特——定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从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森林的作用包括固碳、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答案(1)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2)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4 第2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