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井小学小学教研教改工作总结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求存的生命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离不开教师兢兢业业地奉献,也离不开学生脚踏实地地耕耘,更离不开教研教改这一源头活水地润泽。近年来,我校围绕“以德立校、教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就具体作法总结如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我校坚持把学习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高效途径,督促教师坚持每周两小时的读书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有《论语》《儿童学习指导》《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评价》《课堂管理技巧》《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等。这些书籍的学习,不仅使教师接受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洗礼,促使他们打造出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有效课堂,而且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学校对每位教师的教研笔记做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在每学期举行的论文交流大会上进行展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集体备课、观看观摩课录象、针对教学中的热点、个案进行讨论研究,形成了求真务实、积极探究的教研之风。二、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反馈教育教学工作得失成败的平台,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新调入教师的公开课,优秀教师的电教观摩示范课,以及在不同年级开展的同课评优活动。在这些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发生可喜变化,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三维目标真正得到落实,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课后,授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研组组织评课、谈体会,使每位教师的教学技能在相互借鉴与学习中得到提高。另外,学校还在教师队伍中实行“师带徒”责任制,中年骨干教师带动年轻教师提升专业素养,青年“电脑精英”帮助中年教师学习制作课件及多媒体的操作。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现象蔚然成风,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实现专家引领。学校每学期都要选派教师赴外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上学期,李顺万、老师到兰州参加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杨智琴、石万霞老师到兰州参加全国名师观摩教学活动。本学期,杨智琴、王克艳两位教师在白银参加语文、英语新课程培训。与会专家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使他们受益匪浅。借助课题培训、项目培训、校本培训和专家引领等多种渠道,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朝创新型、能力型、学习型的发展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四、依托课题求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利用地方资源,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早读、集会、或课前五分钟“诵读一首诗”活动,要求对新课标规定的72首古诗词熟读成诵。学校在每学期都举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读书促成长,校园满书香”古诗词朗诵竞赛活动。“读书好,好读书”成为一种时尚在学生间盛行,他们不仅得到美的熏陶,而且学到做人的真知。本学期,学区李校长亲临我校督导毕业班教学,他对我校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对全体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学习,备好课,多探究,勤反思,让每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李校长的话让每位教师倍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大家爱岗敬业的决心。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没有教研的教育教学活动犹如无本之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与营养。近年来,我校高举“教研兴校”的大旗,大兴教研教改之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后,我校将坚持不懈地高举这面大旗,努力开创教育新苑百花齐放的春天!沙河井小学2010年12月沙河井小学教研教改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研教改工作上新台阶教务工作取得一定的收获,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一、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