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协调得当家庭教育和谐----三年级家长座谈会总结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给予了一个孩子生命。随之,父爱和母爱就伴随着孩子长长的一生。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父亲就像一座山,挺拔、伟岸、安全;母亲就像一道潺潺流淌的小河,恬静、温柔、细腻。孩子就在父爱和母爱的浸润中逐渐成长。在传统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严父慈母”是一种比较盛行的角色定位。而在当今多变的教育环境下,“严父慈母”这种单一的固定的角色定位逐渐显示了它的弊端。为了探讨家教中父母的角色协调的问题,创建和谐的家教环境,三年级组在本周星期三晚,在办公楼的三楼召开了家长代表座谈会。在座谈会之前每个班都组织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父亲》或《我心目中的母亲》,让孩子说出心里话。了解在孩子的心中,希望父母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他们心目中的父亲和母亲是怎样的?归纳了一下,大概存在这几种情况:1.希望父母是朋友:渴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多抽时间陪伴自己。2.希望父母是榜样:让父母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打麻将等。3.希望父母是裁判官:让父母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兄弟姐妹,不要重男轻女。4.希望父母是慈祥的长者:能够得到父母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指导,不要粗暴和打骂。在座谈会中,到会的家长们都认真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传阅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并就会议的主题进积极探讨。家长们都就各自的家庭状况,通过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教育儿童的不同方式进行了介绍,我概括了一下,有下面的几种情况:1.传统的“严父慈母”或“慈父严母”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进行分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2.“统一阵线”型:父母双方共同教育,该表扬时,父母双方一起表扬,该批评时,双方一起批评,让孩子是非的概念更加鲜明。3.“母亲包办”型:当下,有一部分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的忙着做生意,赚钱养家,女的做家庭主妇,包办起孩子的起居饮食、教育成长。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比较容易有性格缺陷。4.“多重角色”型:父母互相协调,有时是孩子的朋友,能够和他一起玩各种玩具和游戏,倾听他的心事;有时是孩子的老师,指出他学习上的种种不足;有时又回归到原来的角色---父母,监督他的成长;有时,父母还要是孩子的“孩子”,接受这小大人的教导。总之,父母是多重角色集于一身,视实际情况来表现其中的一种。当然,这也是最高境界的角色定位。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通常都有一个女人;而我却说:一个健康快乐、积极进取的儿童背后,必然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这种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父母各自的角色得到巧妙的协调,拿捏得恰如其分。无论是那一种角色,只要能够让儿童健康成长,就一定是成功的。个人感受:本次家长会,我既是用“第三只眼睛”看家教,也给同是身为家长的我引发了思考和启迪。“蹲下来看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但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家长。如果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能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与孩子共成长,那么,每一位孩子都会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三年级级长李桂颜2009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