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说课教师:济水南街学校刘明洁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牧场之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第二课,是在精读课《乡下人家》之后,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有了较深的体会后,安排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一幅异国的田园风光——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是精读课文田园风光描写的一种延续,阅读价值不亚于精读的文章。课文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示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文中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如下:⑴知识与能力:①认识8个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⑵过程与方法:①学会抓重点词句,来深入感悟文本的方法。②学会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并学会在文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3、重点、难点设计理念: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上一精读课学生已经感受了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本课作为略读课,要让学生在上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得以运用,情感受到的熏陶得以升华。本次园地《我的发现》出示了三个拟人句,其中就有本课的一个拟人句,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方法在描写动植物特点时所起的作用。为此,设计本课重点是: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田园生活的可爱;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3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难点: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设计理念: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课前导学中指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理解这句话,对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十分关键,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此作为本课的难点。4、说文眼文眼:“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设计理念: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具体描写荷兰特点的2-5自然段中分别出现一次,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也是学习本课重难点所在,故把此定为文眼,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深入对话。5、说问题设计设计方案:1、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并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设计理念: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性反应,思维也应运而生。”因此我通过有梯度、有层次的设疑问难,引导学生自己由浅入深地去读文本、去思考、去领悟。二、说教法1、抓文眼教学法文眼是指一堂课藉以展开的关键性内容,文眼即课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它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窥见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为此,教学中,采用抓文眼教学法,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2、抓重点词句品读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单元提示中指出: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园地中《我的发现》出示本课一个拟人句,引导学生来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为此,抓住本课一些优美的拟人句,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谈感受、想象等多种方法,来品读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受牧场之国的美,体味语言的优美。三、说学法:“抓重点词句批感受”和“感情朗读法”。设计理念:依据“抓重点词句品读法”此教法,在课堂上采取学法“抓重点词句批感受”和“感情朗读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这两种学法具体阐述。四、说教学程序采用五模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