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薛法根老师《雾凇》课堂实录有感现实中语文课最大的弊端是: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探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以语言性为基础的,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简单单教语文,这是薛法根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最大启示。一、简简单单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就应该讲究一课一得,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目标集中,要求明确,才能使训练落实。在《雾凇》这堂课中,薛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为在检查预习,会写生字,会读课文,知道什么是水汽、雾气、霜花,能理解雾凇的形成的原因,并感受课文的表达形式。这样的目标恰到好处,不偏不超,正确把握了教材,把握了学生的学情。二、简简单单的教学过程薛老师从检查预习,到默写词语“水汽、雾气、霜花、遇冷凝结”,到理解默写词语的意思,到用连贯的话说清“水汽、雾气、霜花”之间的关系,再从课文中找出雾凇形成的句子,细细品味积累、背诵,整个过程是简简单单,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又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受益匪浅。三、简简单单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从而达到用语文的目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遇冷凝结”的遇写错了,“上来改吧!自己的错误还是需要自己改的,没人能帮助你。”谁料,学生一激动,改错了,薛老师笑呵呵的指出他的错误“你写对了90%”边说边添上了那遗漏的一笔,以为可以过去了,可较真的薛老师又把那个刚刚落座的孩子喊上来再认真的描一遍。而那个读句子的男孩薛老师至始至终都没“放过”他。从一开始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学生读,一个短语的教学生读,到让那个孩子连起来读,直到最后我们都觉得可以过去了,薛老师又让孩子再读,毋庸置疑,连读书都有困难的孩子,语文能力也绝对有障碍。而薛老师却用最简单的方法——老师纠正,学生改正并巩固,使每一个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每一个孩子都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