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4分)晏子将使楚()今方来,吾欲辱之,()王曰,何坐?()齐人固善盗乎?()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楚王赐晏子酒B.圣人非所与熙也C.便索舆来奔丧D.因恸绝良久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实/味/不同B.其/实味不/同C.其/实味/不同D.其实/味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4分)(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晏子:。(2分)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其实“橘”指的是:国人,“枳”指的是:国人。(2分)参考答案:)1.出使代晏子犯罪本来2.B3.C4.略5.能言善辩不卑不亢6.齐楚晏子使楚阅读答案1.解释文段中加线的词语。习辞:避席:2.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5.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把“淮北”比为;把“橘”比为,把“枳”比为。6.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晏子:楚王:7.“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8.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9.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11.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晏子使楚阅读答案1.习辞:能言善辩,长于辞令。避席:离开座位。2.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3.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4.译文: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5.齐、楚、不盗之民、盗贼6.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枪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7.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8.成理成文即可9.成理成文即可10..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11.机智善辩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4分)晏子将使楚()今方来,吾欲辱之,()王曰,何坐?()齐人固善盗乎?()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楚王赐晏子酒B.圣人非所与熙也C.便索舆来奔丧D.因恸绝良久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实/味/不同B.其/实味不/同C.其/实味/不同D.其实/味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4分)(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其实“橘”指的是:国人,“枳”指的是:国人。(2分)参考答案:1.出使代晏子犯罪本来2.B3.C4.略5.能言善辩不卑不亢6.齐楚晏子使楚的阅读答案,由巨人高考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