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第一课时课案课题大海睡了课型新授案序第1课时理论支撑1.情景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课件,用画面诱导情感,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2.“生活即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在教学中,我将充分联系本地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3.合作学习。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检查初读环节里,让学生进行合作,互帮互学,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高效优质课堂。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田字格内的5个生字,认读绿线中的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熟练地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继续培养“专心倾听”“认真书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宁静。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自主认读生字2.自主认读课文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出示幻灯片:大海的画面,看着这优美的画面,你想到哪些词语?2.在同学们入情的吟诵中,老师仿佛来到了迷人学生根据幻灯内容,自由回答:沙滩贝壳脚丫海鸥海风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欣赏课文情境图画面的创设使学生很快联想到刚学过的《识字五》,强烈的倾吐欲望突然之间就被激发出来了。1的大海边(板书:大海),阳光下,风儿追逐着海浪,那“哗哗”的涛声是他们欢快的笑声;晚霞中,渔船满载而归,声声汽笛是渔民发自内心的骄傲。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大海,闪烁的星星眨巴着调皮的大眼睛时,大海睡了。(板书:睡了)认读“睡”,想办法记住这个字。相机出示幻灯片(课文情景图)3.静静地,静静地,大海睡了,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课题。个别读说说记忆“睡”的方法齐读个别读齐读教者诗化的语言迅速引领学生进入“夜空下的大海”,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引入文本:沉睡中的大海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课件出示课文)2.听老师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想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吗?教给学生读文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4.检查初读:(1)出示生字,哪些字你是通过拼拼音学会读的?重点正音:闹声着(2)把字放在词语里会读吗?指导读好词语,并相机理解部分词语。(3)数数课文有几行,有几句话。(4)喜欢这首诗吗?读听老师配乐朗读,展开想象,并作初步交流。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交流并奖励领读个别读词语交流部分词语的意思齐读词语看幻灯片,一起数。检查初读时,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乐于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变被动2给你的朋友听听:让他(她)帮你听听,是不是读正确了,通顺了?记得认真听同伴的朗读,真诚地帮助他指出错误,读完后别忘了感谢你的伙伴哦。(5)谁愿意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引导:大胆展示自我,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以鼓励为主。找同伴,两三个一组合,互相听、读、纠错。展示读检查为主动参与,充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三、学写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翻开书后笔顺表,用手比划比划,记住笔顺,争当小老师。3.指名带领大家书空生字。4.组织小组讨论:你怎么记字形?开动小脑筋,告诉大家你的好办法。5.重点指导:她月背。抱(范写)1.读生字,口头扩词。2.自学笔顺表3.小老师带领大家书空。4.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5.学生在课本生字上描红并在习字册上临写生字两遍。扶放结合,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笔顺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的观察、书写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逐渐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