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洋务运动[课标内容](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洋务派的出现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洋务派的主张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二、近代工业的创办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三、洋务运动的作用1、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教训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小结]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提问3: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可以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提出了什么目标?创办哪些著名企业?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运动,是进步的,爱国的。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重点的突破:运用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等人的活动入手,结合问题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内容。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难点的解决:先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讨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我再加以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提问启发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资源】1、含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图片的演示文稿;2、多媒体教学设备3、学生编排历史短剧【板书设计】维新变法拉开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及其机关报——强学会、《中外纪闻》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及结果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第6课戊戌变法1、维新变法拉开序幕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3、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及其结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是通过介绍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而进行导入的,但也可以让学生作复习小导师自行导入,不过我认为第一种还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了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解决重点和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我国一部分先进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戊戌变法。一、维新变法拉开序幕设计思路:在讲第一部分维新变法拉开序幕时,先打出康有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