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语的艺术优秀教师个人惊叹的应变语艺术,是他们高超的教育技能和老练娴熟的教学经验以及灵敏的言语对策的统一。应变语的艺术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应变答对的艺术;课堂突然出现了喧哗现象,教师如何处理和应答的艺术;突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教师如何摆脱困境的言语应对艺术,以及教师发觉苗头不对,立即用言语防止发生不快事件的应对技巧。1.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变语。一位教师对学生讲,要学会爱人。不料,这时有一个顽皮学生站起来向她提出一个难堪的问题:“老师,你有爱人吗?”这位教师是大龄未婚女青年,还没有对象呢,这个问题无疑刺到了老师的痛处。但是,这位老师回答得很巧妙:“这位同学问我有爱人吗,谢谢你的关心。我首先有你们这些学生,你们就是我所爱的人。其次,我将来会有一位家庭爱人,他会成为你们所喜欢的好叔叔。不过,我今天上课时说的‘要学会爱人’,是讲的这个意思吗?”2.有意转移式应变语。课堂上,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便作答或不能作答,那么可用转移话题的办法摆脱困境。一次教师在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有位同学提问:“达·芬奇和他的老师为什么都留着长头发,而我们却不能留?”老师答:“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的一些习惯跟他们就不一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学习他们专心学习的精神。”老师巧妙地把话题作了转移。3.顺水推舟式应变语。一次上课,韦老师走上讲台面带笑容地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麻雀》。”边说边习惯性地打开粉笔盒,伸手拿粉笔板书。呀,毛茸茸地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教室里咯咯咯地笑开了。原来,粉笔盒里关着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麻雀。韦老师沉静片刻后说:“好有心计的同学,找来了一只活标本。大家看看,小麻雀的眼睛是不是像课文中描写的那样,”于是,小麻雀在大家手中传开了。大家不住地赞叹课文中的观察仔细,比喻生动,也从内心佩服老师处理问题的艺术。课后,韦老师对搞“恶作剧”的学生亲切地说:“你对教学很关心,很有心计。不过,要是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就更好了。”几个同学听后很感动,惭愧地低下了头。4.张冠李戴式应变语。有一次,生物学家格瓦列夫在讲课,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学鸡叫,课堂里顿时一片哄笑。这时,格瓦列夫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挂表,不紧不慢地说:“看来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了。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同学们一边笑,一边用责备的目光注视那个恶作剧的同学,课堂秩序逐渐安静下来,格瓦列夫又继续讲课了。5.悬念化解式应变语。课堂上有时会遇到难堪的场面、突发的事件、一时难解的纠纷等,教师机智地加以化解,其中,有意制造一个悬念,把热点问题荡开,转到原设计的教学演讲步骤上来,也是应变的一个好办法。某班的第四节课是辛老师的语文公开课,上课铃响了,辛老师走上讲台,学生仍在打闹。怎么办呢?只见:师:[略停,突然朝讲桌猛拍一掌,大声地]现在,我向大家宣布一条重大新闻。情况十分火急。生:[齐」啊,什么重大新闻?师:嗯,这条新闻是……生:[注目教师,急于想听新闻,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师:但是,现在一下讲不清,我们要上课,老师们也要听课,等上完课后,我保证告诉大家。[略停〕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3页,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一场混乱刹时平息,教学演讲中气氛活跃,讲课取得良好效果,令听课者意想不到。下课铃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