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孩子陕西省长武县北关小学杨改萍来到相公中心校时已是下午时分了,学区的老师早早地在院内等候我们的到来,听学校的老师讲,下午上课的孩子也早就坐在教室里等候了。我的心为之一颤,在县教研室组织的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所执教的这节课能否像基层老师所期待的那样不负众望,能否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一股清新的学习之风?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忐忑不安的走进了教室,和这里的孩子开始了面对面的接触,整齐有序的桌椅摆放,洁净的教室,端坐的孩子,已将我原先准备的一大堆客套话咽了回去。因为,孩子们纯真的表情,就像一曲舒缓的音乐,安抚着你不安的神经,让你到达一种纯净安详的境界。我所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一文,小男孩彼得经常在自家的商店里帮父母收发账单,于是,他试着向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来索取报酬,妈妈看到账单后也给他开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羞愧万分。因为妈妈的账单只有奉献,只有十年来为彼得的成长而付出的辛劳。这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典型范例。我之所以执教这篇课文,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已习惯于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甚至认为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而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亲人的付出,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正是我的初衷。相公镇地处县城以北15公里,这里地形复杂,有12个行政村。因此,来中心校上学的孩子来自于相公镇的村村卯卯。在课前交流中,我问一个小女孩家住哪里,她说“石杨咀”。离学校有多远?她笑着说:“大概走40多分钟。”我一听,呆了。这40多分钟的路,早上几点起床?这春、夏季好说,冬天怎么办?天太黑路怎么走?我赶紧问她,今天中午回家吃饭了吗?吃了!时间来得及吗?我们跑回家拿了馍,喝些水,边走边吃,刚跟上。每天上、下学有人接送吗?她说,没有,我们自己走,有同伴吗?问完了这一联串的问题,我的心里涌起了些许的感动。或许这四十多分钟的路程在他们的眼里不算什么,可如果放到我们孩子身上,就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最起码得有专人接送,至于吃饭,肯定也得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当然用不着边走边吃。我猛然感觉到——这些孩子无需我的引领,他们已经体会到父母付出的艰辛,并且已在实际行动中来回报父母的爱了,于是当问及孩子们平时都帮父母做些什么时?他们的回答竞出乎我的意料,城里孩子听都没听说的家务活,诸如拔草,锄地、抬水、帮家里人看果园,在他们眼里已司空见惯。快下课时,"孩子们,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中一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不仅要懂得感受父母的爱,还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更要明白,回报父母的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原先设计好的总结语,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是情理之中的及时地改成了“孩子们、你们表情、你们的所做所为已经告诉我,在你们的心里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你们的爱,并且能懂得地帮助父母,感恩他人。关于感恩的话题,我只能是说说的,你们正在用行动实践着。这节课,受教育的,其实是我啊,他们教给我的,比我给他们的更多的多。因此,我要说:孩子,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