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疱疹性口炎的中医辨证治疗VIP免费

疱疹性口炎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1页
疱疹性口炎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2页
1.心脾积热主证生于唇、颊、齿龈、舌面等处,如黄豆或豌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黄白色溃烂点,中央凹陷,周围粘膜鲜红、微肿、溃点数目较多,甚者融合成小片,有灼热疼痛感,说话或进食时加重,可兼见发热,口渴口臭,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口疮实火者,色艳红,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证候分析:心脾积热,循经上炎于口腔,则肌膜鲜红微肿,热腐肌膜则溃烂凹陷;热邪较盛,故溃点多,甚者融合成小片;热灼肌膜,故灼热疼痛,讲话或进食时,因受外来刺激故疼痛更甚;热伤津液,故发热,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脉数为热盛之象。治疗(1)内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凉膈散去大黄、芒硝。方中以连翘、黄芩、栀子解毒而清膈上之热,甘草缓和上炎之火,薄荷载药上行,并兼疏邪。若邪热较盛,溃烂面扩大融合成片,疼痛加重,甚或出现腮舌俱肿,以及大便秘结等里热蕴结症状,宜凉膈散加黄连、石菖蒲,以上清膈热,下泄热毒,或用黄连解毒汤加生地黄、麦门冬。草药:可用白花蛇舌草、一点红各60g,水煎服。(2)外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①吹药:用朱黄散撒搽患处,每天5~6次,方中以人中白、煅石膏、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雄黄、硼砂、朱砂祛腐生肌。或用冰硼散。②含漱:用漱口方含漱。2.阴虚火旺主证口腔肌膜溃烂成点,溃点数量较少,一般1~2个,溃面呈灰白色,周围肌膜颜色淡红或不红。溃点不融合成片,但易于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绵延不断。微有疼痛,饮食时疼痛较明显,口不渴饮,舌质红,无津少苔,脉细数。证候分析:"阴虚生内热",心肾阴虚,虚火上炎,熏灼于口,久则肌膜受伤而溃烂;因属虚火,为不足之证,故溃点较少,灰白色,周围肌膜颜色淡红或不红;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稍为劳碌易引起虚火上炎,故口疮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舌质红,无津,口不渴,脉细数等为阴虚火旺之证。治疗(1)内治:宜滋养阴血,清降虚火,可选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以四物汤补养阴血,助以黄柏、知母、丹皮清降虚火。若因真阴亏损,血虚火旺,心烦不得卧,舌光现龟纹,偏于心血虚者,宜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枸杞子以滋阴养血,清虚火。如见舌燥咽痛,腰膝酸软,偏于肾虚者,宜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若反复发作,气血两虚,日久不愈者,可用八珍汤;如证见怔仲失眠等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如腹胀满自利,手足冷,脉沉或迟的脾胃虚寒证,可用附子理中汤;如见怕冷,四肢不温,乏力懒言等肾阳虚者,可用附桂八味丸。草药:用旱莲草、野菊花、羊蹄草、五爪龙、土人参、鸡血藤各30g,水煎服。(2)外治:①宜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可用柳花散搽患处,每天5~6次。方中以黄柏、青黛清热解毒消肿,冰片辟秽除腐,佐以肉桂引火归原。②儿茶、柿霜末搽溃点。③吴茱萸粉加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以引火归原。(3)针灸疗法:①针灸:取廉泉、足三里、合谷、曲池、颊车,每次选2~3穴,交替使用,中等强度刺激,留针5~10min,或悬灸。②穴位注射:取牵正、曲池、颊车、手三里,每次取二穴,各穴交替使用,每穴注射当归注射液0.5ml。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中小学资料+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