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专题39人类生存的地球考点知识梳理\s\up7()地球分为、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s\up7()1.火山是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处喷出地表的现象。2.火山是由、火山口、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3.喷发物主要由固体喷发物、液态喷发物和气态喷发物组成。固体喷发物主要有、火山尘、火山弹;液态喷发物主要是;气态喷发物主要有水蒸气、SO2、H2S、氮、氧等。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幔软流层,在强大的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火山口或地表裂隙喷出地表。4.火山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和休眠火山。5.火山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火山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埋没农田、,甚至危及人类生命。但火山也会给人类带来好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6.目前全世界的各类火山共有余座,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s\up7()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如同竹筷般地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地震的结构,包括、震中和。3.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区。4.地震的预防: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s\up7()1915年德国科学家创立了“大陆漂移说”,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了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s\up7()1.内部力量:使地表的起伏加大,具有,形成高山、高原、低地。2.外部力量: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和,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表现形式: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结果。\s\up7()1.水的分布2.我国的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2)空间分布上,,。(3)时间分配上,夏季,冬季,年际变化大。3.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跨流域调水措施,对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意义十分重大。中考典型精析例1(2012·宁波)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挖山取土最有可能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是()A.滑坡B.海啸C.台风D.地震例2(2012·宁波)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水。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②所代表环节的名称。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2012·义乌)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由来已久,特别是《后天》《2012》等电影放映后给一些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已明确表示2012年不会发生天体撞击地球的惨剧。下列对影片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A.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B.火山、地震——地壳运动C.海陆变迁——板块的碰撞和张裂D.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影响——太阳活动增强2.(2012·衢州)面对突发灾害和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急救至关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地震时,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楼着火不可使用电梯,应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沿逃生路线跑C.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D.发生触电时不能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