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马婉华授课班级:高二3班工作单位:潮师高级中学讲课时间:2019年6月18日诉衷情(宋)陆游高度的爱国情怀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诉衷情(宋)陆游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有多产的作家。现存诗计9300多首。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初读品味情感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再读把握情感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不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酬。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英雄迟暮壮志难酬再读把握情感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思考: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对比用典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觅封侯:班超投笔从戎东汉班超说过,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后来他出使西域,使葱岭以东五十余国归附汉朝,因功封为定远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觅:自许、自负、自信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回家时“黑貂之裘敝”(《战国策•秦策》)。尘暗旧貂裘暗:无奈、沉痛、失落【上阙小结】忆当年,匹马梁洲曾自许观而今,关河梦断泪空流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暗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比一比:鬓已秋,胡未灭,泪自流。分析:【语序】“未”:国仇——词人流泪伤感的真正原因;“先”:不甘与悲愤;“空”:无奈和痛苦,不满和愤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提示:“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这三个短句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身在沧洲仰天长叹只因胡未灭志平天山挑灯看剑唯有泪空流【下阙】风格:回肠荡气的沉郁悲壮之词。手法:过去与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未先空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对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用典小结:借用典故直接抒情运用对比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男生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女生梦里原想——此生谁料——此生谁料——此生谁料——此生谁料——(合)爱国情怀和平年代的爱国是人民的权利,也是人民的义务。学习!学习!学习!和平年代的爱国情怀把兴趣追求变成一项专业,从专业里面变成专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链接高考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